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行业讨论:创新医疗器械经营和投资的一点思考
格隆汇 10-09 11:10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健字如面 作者:康健

话说前几天晚上某投资机构组织了一场线上医疗行业投资讨论会。会上浙江某投资机构的H总讲了讲“新时代下医疗行业投资方向”。

分析完需求端的人口结构变化、政策端的鼓励高质量发展、产业端的新药和创新器械内卷、支付端的医保控费趋势,H总最后讲了讲他的医疗行业投资逆周期布局的思路。

我也联想起这些年在医疗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见闻,想到对于创新医疗器械的一点思考。

是的,如上图对比。创新药还好,在每个阶段都适合投资。只要在各个阶段,大家能够拥有匹配的能力就可以。从初期IND阶段,甚至更早的PCC阶段,需要关注团队、分析适应症、研究靶点和技术路径,到一期、二期直至完全商业化推广,企业只要在发展路径上没有大的问题,都可以进行投资。随着阶段的推进,项目的确定性也在增长,团队能力也在完善,项目的价值也在跟着持续提升。

而创新医疗器械不一样。其实从早期启动到产品型检阶段,一样需要重点关注团队、分析适应症、对比路线、调研竞品。一直到临床注册,企业都在发展,估值都能提升。而行业里的很多项目,到了产品注册的那一刻,很多“故事”似乎也就讲完了,临床应用似乎成了“叹息的墙壁”,乐观的预期在墙上撞了个粉碎。那一刻估值似乎成了最高点,后续很难提升,人们也“事后诸葛亮”,说着估值泡沫有多严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器械和药不一样,如果是跟在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外企后面,等巨头们做好市场教育、市场准入之后再做商业化推广还好;而自主研发、“完全创新”的医疗器械,之前很多投资机构和行业从业者还是大大低估了新产品拿证之后商业化的难度和起量需要时间的长度!

医疗是人命关天的行业,各国都是严格审批、保守推进。新产品必然面临各地物价、各地医保、国家态度、标杆医院入院、各主流专家认可、临床术者学习适应、手术设备相互配合等一系相互勾稽嵌套的复杂问题。这些棘手问题就需要时间、需要经验、需要精力、需要专业人士、需要上下沟通才能解决。从注册到商业化,需要穿越黑暗3年、黑暗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现在,无论是医疗AI、心脏瓣膜、手术耗材、医疗机器人无不如此。

国际大公司、中国大企业还好,因为有成熟产品支撑、有完整推广团队、行业资源丰富、资金储备雄厚、学术地位也高。而对于初创公司,就需要非常谨慎对待了。

但是,这个投资观望、估值下降、行业冷落的时期,其实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关注的分化期!有些创新医疗器械公司,无法穿越黑暗的3-5年,或者彻底消失,或者幸运一些被并购。而也有的医疗器械公司,产品确实独特、市场空间巨大、技术壁垒也高,加之稳健经验,已经在逐渐稳妥解决刚才说的各种问题,耐心等待和迎接起飞的时间。

如何穿越这个黑暗期,是行业从业者考验经营能力的考题。而如何寻找这个阶段的好公司,是投资机构考验投资能力的考题。虽然风险不小,但是认真研究应该还是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判断出它未来起飞的拐点,做出一个真正好的投资决策。

真的是推土机前捡珍珠,需要大胆心细。

如果一个创新医疗器械公司虽然有几年收入增长不大,但是如果“真的”已经做了多个省的物价、进入了多个省的医保目录、实现了头部标杆医院的入院使用、纳入了临床指南被主流医疗工作者认可、实现了手术量的持续增长,那就值得好好研究,大胆参与了!

而企业后续的发展情况和能力展现,特别是穿越黑暗期、平台期之后真实的实际应用量和商业化程度,也会证明之前产品取证启动商业化时期的估值,是确实泡沫严重,还是相对合理只是后续起量时间稍有乐观。

现在,无论是医疗科技还是其他行业,无论是做产业还是做投资,都需要深入思考社会运行、政府政策、行业规律和技术路线,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打磨心性。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个过程真的就是一场修行。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