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美国企业投资需求韧性的来源与前景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崔嵘 李翀

美国企业投资需求在加息周期维持韧性,宏观统计数据反映企业在制造业景气下行的短周期中仍逆势扩大中长期投资。这种韧性可能源于美国政府政策的激励、企业利润对内源融资的支持与跨国企业政治风险管理意识的提升等三大因素,韧性可能将在未来数年持续。去全球化担忧下的美国企业投资需求韧性对我国出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中美国对华进口依赖度高的行业或将因此受益,但同时这也意味着高科技产业面临的逆风环境或将是未来数年的新常态。

美国企业投资需求在加息周期逆势维持韧性,韧性源于政策鼓励、利润支持与战略考量。

美国非住宅固定投资需求在加息周期仍超预期维持正增长,这主要是由建筑投资快速回暖及设备投资随后明显反弹所贡献。我们认为美国企业投资需求的韧性来自政府政策的鼓励、企业利润对内源融资的支持与跨国企业的战略考量等三方面,其中政策的影响可能最为显著且直接。

政策因素可能显著提振了关键行业企业的投资需求。

从设备投资看,在拜登政府出台制造业回流相关法案后,美国进口机床规模未如往常般随日本机床订单见顶而回落、反而逆势增长,这或意味着近期美国企业的工业设备投资需求受到政府政策激励的外生性正向影响。从建筑投资看,美国近期制造业建筑开支的显著上升幅度中绝大部分是由计算机、电子与电气行业贡献,而其余制造业子行业在2020年至今则未见明显新增建筑开支,这种显著的分化趋势可能意味着建筑开支并非是被全面性的宏观经济前景所提振,而是由于关键行业得到了产业政策的激励,未受政策直接激励的行业投资需求则仍受制于高利率环境。

美国企业在疫情期间积累的高利润可能通过内源融资渠道支撑投资需求。

美国企业近期利润率水平较疫情前明显抬升并达到历史高位,这些利润可能在终端消费需求维持强韧的背景下增强了企业扩产投资的底气与能力。企业得以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实现自主投资,也就绕过了美联储通过提高外源融资成本抑制投资需求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因此,疫情以来美国企业的高利润可能也是美联储大幅加息背景下企业投资需求仍能维持正增长的另一原因。

政治风险管理意识的提升可能也促使跨国企业战略性在美投资扩产。

许多跨国企业在近几年更明显地体会到地缘政治等风险给营商环境造成的困扰、同时又直观地感受到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产业链终端需求的韧性。由于政治风险的担忧难以在短期消除,企业可能会出于长期营收稳定性的考虑而倾向于将产业布局重点回迁至美国等政治风险相对较低的市场,这种战略考量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美国近两年的企业投资需求。

美国企业投资需求的韧性可能还将在未来数年持续。

首先,美国政府对企业投资的激励程度可能还将持续数年、甚至逐年提升。其次,目前美国非金融企业利润率虽呈回落趋势但仍属偏高水平,企业内源融资的缓冲垫仍然较厚,因此投资需求未必会跟随短期终端消费需求的降温而显著回落。最后,政治风险可能会对相关企业的战略决策形成疤痕效应,企业出于管理政治风险考虑而在美投资扩产的战略倾向可能难以在短期逆转。上述三大因素对企业投资需求的影响可能足以跨越库存周期、货币政策周期与选举周期,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可能将在未来数年持续。这意味着我国钢铁、机械、电气等传统上美国对华进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或将因此受益,但同时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面临的逆风环境可能会是未来数年的新常态。

风险因素:

美国经济的终端需求韧性不及预期;美国相关政策的出台速度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注:本文来自中信证券2023年9月26日发布的《海外宏观经济专题一美国企业投资需求韧性的来源与前景》;崔嵘 李翀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