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周失业数据不升反降,美股下跌,美债收益率回升,美元指数再创两月新高。
资管巨头、美联储官员发出警吿,全球资本市场再添变数。
1
市场再添变数,重磅讲话来袭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3万人,预估为24万人,前值为23.9万人。昨夜美股盘中转跌,标普纳指创惠誉降美国评级以来最大跌幅,道指创五个月最大点数跌幅。
据媒体最新报道,管理规模两万亿美元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发出警吿:美国的宏观背景已经与此前预期出现变化,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美联储明年就不会加息。
PIMCO经济学家Tiffany Wilding在本周的报吿中提及,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积累了储蓄,超预期支出或许会延长,从而进一步刺激经济;而且美国许多人已经在早些年锁定了较低的利率水平,消费者的手头更宽裕,降低了美国经济在近期陷入衰退的风险。
Tiffany Wilding称,虽然今年下半年的经济仍可能面临各种阻力,但最近的数据表明,面对政策利率上升,消费者和经济可能仍保持惊人的弹性。他表示,这意味着不仅是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而且宣布明年进一步加息也并非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番表态背后的信号,或许与近期美股动荡有很大的关系。近来华尔街观点悄然发生变化,随着越来越多机构开始质疑7月的加息是否真的是“最后一加”。不仅是华尔街,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科林斯也发出警示。
科林斯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尽管借贷成本连续上升,但经济的韧性仍令她感到惊讶,她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尽管美联储的利率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并不意味着美联储不需要一些额外的增量。
近来美债利率持续飙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007年以来新高,飙升的数字备受全球关注。众所周知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对全球资本市场有锚定效应。
今夜,全球都盯这场讲话。北京时间8月25日22:05,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讲话,这是本周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交易员将密切关注他对利率前景的看法,尤其是有关2024年初降息的暗示。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的数据,截至8月25日,交易员认为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接近20%。
鲍威尔本周会议演讲之所以引发全球市场的重点关注,除了其本质的重要性之外,市场还担心他的鹰派立场将再度引发市场震荡。
2022年,鲍威尔曾在演讲中表示,需要通过一些“痛苦”来平息通胀,重申对通胀的强硬立场。此番鹰派讲话直接重创美股,其中道指大跌3%,标普500暴跌3.4%,纳指大挫近4%。
2
大咖加码中药股
医药股持续下跌,中药股一枝独秀,明星基金经理现身多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江中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葛兰旗下中欧医疗健康混合现身,比一季度末增加934.85万股。
江中药业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吿,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2.98亿元,同比增加20.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7亿元,同比增加13.95%;基本每股收益0.7元,同比增加12.9%。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今年二季度增持了太极集团、达仁堂、片仔癀、健民集团、国药股份、千金药业等中药企业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新进佛慈制药、桂林三金、康恩贝等中药企业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赵蓓继续坚守中药行业,今年上半年赵蓓的前12大重仓股有一半是中药股。二季度加仓太极集团、华润三九、健民集团和东阿阿胶,减仓昆药集团和同仁堂。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对于中药行业,赵蓓表示:
1.中药行业持续受到政策支持,新冠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拉动呼吸感冒品类OTC药品的需求,中药处方药公司受政策变化和临床诊疗恢复的影响,增长有望加速,相关公司 2023 年业绩处于向上周期,尤其是一季报后业绩表现亮眼,市场对中药行业关注度明显提升。
2.现阶段市场对中药行业的预期不低,且整体估值水平有所提升,但短期二季度行业业绩趋势较好,下半年基药目录调整等利好政策有待落地,中药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行业 beta 性机会仍将持续,因此维持超过基准的配置比例。
3
见底信号出现?
近期A股连续下跌,监管机构、券商、基金公司、上市公司都在采取行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13家券商官宣降低投资者交易佣金,同时多家上市公司连夜发布不减持公吿。
据不完全统计,8月23日晚间至24日早间,超40家公司发布不减持公吿。从公吿内容看,大概内容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从即日起6个月至1年内,不减持公司的股份。
8月以来,有55家公司发布相关公吿,此前两次分别在2022年11月和2022年4月。
对比上证指数来看,2022年4月和11月分别是当时市场连续下跌的底部位置,随后均迎来了一波强劲反弹。
此次不减持公吿再度密集发布,且单月数量远超此前两次,市场能否见底也即将揭晓。
资金面上,证监会引导长效资金入市。8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当前保险资金的持股规模超3万亿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险资运用余额达到26.82万亿元,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资规模为3.46万亿元(占比12.91%),近5年股票仓位在12-14%浮动。
银行理财方面,2023年上半年理财规模25.34万亿元,权益资产仅为0.9万亿元,占总资产的3.25%。其中投向各类公募基金的占3.2%,权益类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养老金方面,2022年末养老金运营总规模约1.62万亿元。基于基金业协会数据,估算养老金持股规模大约仅为0.3万亿元。
此外,目前国内居民资产主要为房地产,金融资产配置大概在30%左右,金融资产中又以固收类金融资产为主,股票和基金的配置比例都仅有3%。
从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线资金来看,对股票市场的配置还有提升空间。
当下市场,信心比黄金重要。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倒在明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