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今夜,全球緊盯這場講話!

美國上週失業數據不升反降,美股下跌,美債收益率回升,美元指數再創兩月新高。

管巨頭、美聯儲官員發出警吿,全球資本市場再添變數。

1

市場再添變數,重磅講話來襲

美國上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為23萬人,預估為24萬人,前值為23.9萬人。昨夜美股盤中轉跌,標普納指創惠譽降美國評級以來最大跌幅,道指創五個月最大點數跌幅。

據媒體最新報道,管理規模兩萬億美元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發出警吿:美國的宏觀背景已經與此前預期出現變化,不要想當然地認為美聯儲明年就不會加息。

PIMCO經濟學家Tiffany Wilding在本週的報吿中提及,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積累了儲蓄,超預期支出或許會延長,從而進一步刺激經濟;而且美國許多人已經在早些年鎖定了較低的利率水平,消費者的手頭更寬裕,降低了美國經濟在近期陷入衰退的風險。

Tiffany Wilding稱,雖然今年下半年的經濟仍可能面臨各種阻力,但最近的數據表明,面對政策利率上升,消費者和經濟可能仍保持驚人的彈性。他表示,這意味着不僅是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而且宣佈明年進一步加息也並非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這番表態背後的信號,或許與近期美股動盪有很大的關係。近來華爾街觀點悄然發生變化,隨着越來越多機構開始質疑7月的加息是否真的是“最後一加”。不僅是華爾街,波士頓聯儲主席蘇珊·科林斯也發出警示。

科林斯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儘管借貸成本連續上升,但經濟的韌性仍令她感到驚訝,她認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儘管美聯儲的利率已經達到一定水平,但並不意味着美聯儲不需要一些額外的增量。

近來美債利率持續飆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2007年以來新高,飆升的數字備受全球關注。眾所周知美聯儲的加息節奏,對全球資本市場有錨定效應。

今夜,全球都盯這場講話。北京時間8月25日22:05,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講話,這是本週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

交易員將密切關注他對利率前景的看法,尤其是有關2024年初降息的暗示。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聯儲觀察工具的數據,截至8月25日,交易員認為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接近20%。

鮑威爾本週會議演講之所以引發全球市場的重點關注,除了其本質的重要性之外,市場還擔心他的鷹派立場將再度引發市場震盪。

2022年,鮑威爾曾在演講中表示,需要通過一些“痛苦”來平息通脹,重申對通脹的強硬立場。此番鷹派講話直接重創美股,其中道指大跌3%,標普500暴跌3.4%,納指大挫近4%。

2

大咖加碼中藥股

醫藥股持續下跌,中藥股一枝獨秀,明星基金經理現身多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

江中藥業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葛蘭旗下中歐醫療健康混合現身,比一季度末增加934.85萬股。

江中藥業發佈半年度業績報吿,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2.98億元,同比增加20.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4.47億元,同比增加13.95%;基本每股收益0.7元,同比增加12.9%。

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今年二季度增持了太極集團、達仁堂、片仔癀、健民集團、國藥股份、千金藥業等中藥企業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新進佛慈制藥、桂林三金、康恩貝等中藥企業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趙蓓繼續堅守中藥行業,今年上半年趙蓓的前12大重倉股有一半是中藥股。二季度加倉太極集團、華潤三九、健民集團和東阿阿膠,減倉昆藥集團和同仁堂。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對於中藥行業,趙蓓表示:

1.中藥行業持續受到政策支持,新冠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拉動呼吸感冒品類OTC藥品的需求,中藥處方藥公司受政策變化和臨牀診療恢復的影響,增長有望加速,相關公司 2023 年業績處於向上週期,尤其是一季報後業績表現亮眼,市場對中藥行業關注度明顯提升。

2.現階段市場對中藥行業的預期不低,且整體估值水平有所提升,但短期二季度行業業績趨勢較好,下半年基藥目錄調整等利好政策有待落地,中藥行業政策環境持續改善,行業 beta 性機會仍將持續,因此維持超過基準的配置比例。

3

見底信號出現?

近期A股連續下跌,監管機構、券商、基金公司、上市公司都在採取行動,提振投資者信心。

13家券商官宣降低投資者交易佣金,同時多家上市公司連夜發佈不減持公吿。

據不完全統計,8月23日晚間至24日早間,超40家公司發佈不減持公吿。從公吿內容看,大概內容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從即日起6個月至1年內,不減持公司的股份。

8月以來,有55家公司發佈相關公吿,此前兩次分別在2022年11月和2022年4月。

對比上證指數來看,2022年4月和11月分別是當時市場連續下跌的底部位置,隨後均迎來了一波強勁反彈。

此次不減持公吿再度密集發佈,且單月數量遠超此前兩次,市場能否見底也即將揭曉。

資金面上,證監會引導長效資金入市。8月24日,中國證監會召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部分大型銀行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當前保險資金的持股規模超3萬億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險資運用餘額達到26.82萬億元,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資規模為3.46萬億元(佔比12.91%),近5年股票倉位在12-14%浮動。

銀行理財方面,2023年上半年理財規模25.34萬億元,權益資產僅為0.9萬億元,佔總資產的3.25%。其中投向各類公募基金的佔3.2%,權益類佔比有較大提升空間。

養老金方面,2022年末養老金運營總規模約1.62萬億元。基於基金業協會數據,估算養老金持股規模大約僅為0.3萬億元。

此外,目前國內居民資產主要為房地產,金融資產配置大概在30%左右,金融資產中又以固收類金融資產為主,股票和基金的配置比例都僅有3%。

從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等中長線資金來看,對股票市場的配置還有提升空間。

當下市場,信心比黃金重要。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倒在明天晚上。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