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上半年,A股花式减持哪家强?

最近,几个上市企业老总的花式减持把A股的套路减持行为再推到风口浪尖。

股票市场的资金进退,只要合法合规本没有什么好质疑的。

但无奈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

股民吐槽的,更多是在于那些利用政策红利登录市场,却不想着认真经营企业回馈股东,只想着蹭概念、贴标签,做一波“市值管理”然后套现离场,从始至终只把股票市场当做提款机的企业。

“刚解禁就减持,一天都不能多拿”、“一边增发,一边套现”、“前脚发重大项目,后脚发布重大减持”,还有离婚式、清仓式、套路式、组团式等花式套路,这样的公司,在股市里正不少见。

他们可以把“市值管理”研究得明明白白的,把规则底线拿捏得死死的,手段之高明,手法之老练,不得不让人佩服。

比如今年的AI大主线,很多相关产业链概念股飞天之时,恰好成为了股东们减持的最好时刻。当无数股民前仆后继赶着“布局”AI概念股时,这些股东们已经赚的肠满肚肥,高兴离场了。

这些操作,就问你服不服?

股民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可以有一千种被刮走的方式。

本文就来大概回顾下上半年的A股减持情况,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方式。

01

据券商报吿,截至目前,今年上半年已有近1400股东抛出了减持计划,高于去年同期的1232股,上市高管、重要基金/个人股东、产业资本等累计或已超过2千亿。

尤其是二季度以来,除了产业资本,还有很多减持公吿是来自企业的创始人或高管团队,甚至有些是“组团式”大减持。

据ifind软件不完全统计,在已公开的减持交易数据中,上半年仅仅上市创始人及高管团队的实际已减持套现规模就超过200亿元,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没有被统计进去,也还有很大部分的减持操作还在进行中。

在这些减持公吿中,有不少减持幅度大到让股民错愕,2个点往上,6个点、甚至十几个点的减持都不少。包括下图的简单统计,还有不少离婚式、清仓式减持没被统计上去。

比如,成都先导,公司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8.95%的股份;粤海饲料大股东Fortune Magic计划减持公司不超14.24%的股份;澜起科技,上半年累计十多次减持,涉及股东16人。

尤其中微公司,据ifind数据,其年内减持次数高达80多次,涉及股东13人,有的一次减持规模就超过了10亿!

1月份的高管净增减持之所以为正,主要贡献来自合盛硅业的新股发售新增了35亿元,如果剔除此项,实际的减持规模也并不小。

实际上,尽管合盛硅业这两年股价大跌了很多,但依然有主要股东进行大笔减持,并套现16.83亿离场。

一切原因在于,这家公司从2020年2月全球疫情爆发开始,股价开始遭到前所未有的爆炒,一年半升幅超过10倍。

所以尽管随后股价不断回落,但对比当初的起点或上市价依然有数倍的升幅。

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生么样的资本力量,能硬生生把一个公司股价在这么短时间炒上十倍。但我们知道,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会有非常多的股民将无法从中解套。

在新能源行业,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升幅比合盛硅业更夸张的都不少。但它们最终的结果殊途同归:重要股东赚到盆满钵满,无数股民成为高空站岗,解套时间遥遥无期的韭菜。

在今年,更多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了AI领域。

02

简单统计,按行业类别看,今年发布减持公吿的公司所在行业,相当大部分都是AI、计算机产业等领域。今年以来,AI板块203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9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吿,占比近四成。

巧的是,这些领域得益于今年的主线炒作,相当大部分个股的年内升幅可观,导致很多股东和高管,忍耐不住套现的冲动。

中际旭创,光模块概念核心龙头,上半年累计最高升幅超过5倍:

在上升期间,也有不少股东及高管团队大幅减持,规模在数千万至数亿元不等。

比如在6月20日,中际旭创当天强势收升6.24%,创出历史新高。在当天,有三位股东累计减持套现超12.2亿元。

几乎就是精准减持在了最高位。

2023年,A股上半年创出上市公司高管离婚分割股份案件最多的记录。

至少公吿大股东或董事、高管离婚分割A股股份案8件、大股东或董事、高管离婚后计划或实际减持A股股份案9件(去重后15件),10件的离婚股东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其一致行动人,其中有9件的配偶分得的股份比例不低于5%。

其中,从股份权益看,分离出去的股权价值最高的彤程新材,实控人通过直接、间接等方式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权及收益均归另一半所有,这些股权当时市值高达140亿元。

不清楚这些案件中,分割出去的股权会有多少会最终套现离场,但从利益驱动看,必然会有。

目前昆仑万维已经明确宣布减持3%,按照当时股价计算,若顶格减持套现金额达22.57亿元。

尽管减持所得的一半又以低息借回给了公司经营,但这样的行为让人更加想起了乐视创始人曾经所用的套路。

“离婚式减持”由此也成为了今年A股的一个新名词。

为什么Ai是最多减持的?

从基本面看,虽然AI板块得益于chatgpt大模型的横空出世,但这仅是国外在技术上的突破,国内尽管很快有相类似的模型跟上,但技术差别巨大,短期内更难以形成业绩落地,最终导致,股价是大升了,业绩却拿不出来的尴尬局面。

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AI板块203家上市公司中,近半数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且相当比例下滑幅度较大。

尤其包括上市很多减持规模很大的巨头。

正如此前文章《AI大佬,吃相难看》中分析的,绝大部分AI概念股都是来凑热闹的,短短时间内“股民给的实在又太多了”。

没有多少公司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趁着高位宣布减持离场,就成为了不谋而合的选择。

03

结语

此前有文章提到,上半年A股总市值累计增加了8.54万亿,人均盈利3.91万。其实这个算法确实非常简单粗暴,如果剔除新股首发接近1.3万亿,再剔除三大运营商、三桶油、还有部分千亿中特估的上半年市值增幅,实际上剩余真正人均盈利会少一大截。

甚至很大部分的人,上半年是没有赚到钱的。

A股到现在为止,沪指十几年来几经浮沉,最终没有突破3千点魔咒,尤其这两年,在全球市场中的表现也持续不如期待。

所以说,做A股的股民,真的不容易。

但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有什么股民真的就因此销户离场。他们更多是屡败屡战,继续怀着期望和渴望,能在这个市场上,赚到一些能跑赢通胀的利润。

有很多的股民,他们是很愿意和上市企业一起成长的,他们可以忍得住企业的长期不赚钱,忍得住企业在股价上的长期不上升,也不排斥企业股东的合法合规减持。但这不代表他们对于那些不是想着如何把企业经营发展壮大回报股东,而是现在蹭政策红利和概念热度把股价炒上去就套现走人的行为。

希望那些大规模减持的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好好善待那些相信公司、愿意与公司一起共苦的广大股民,不要总想着把股市当作提款机。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