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反转来得这么快!长城汽车坐等被“打脸”?

5月25日,长城汽车向比亚迪的一则公开举报声明,将彼此都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且顺势干翻了本就羸弱的新能源车板块。

故事梗概是这样:

当天,长城汽车发布声明表示,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长城在这份声明的末尾还提及:正在密切关注立案及处理进展。

这是要杠到底了?!

长城这边声明刚出,比亚迪火速回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

在回应中,比亚迪提到,长城汽车进行测试的车辆未按要求完成3000公里的磨合,车辆送检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检测报吿无效。

当然,比亚迪的回应没毛病。根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六阶段)要求,用于蒸发污染物测试的车辆,应该达到稳定的蒸发排放水平,至少累计运行3000公里。

对此,长城并没有作出回应,似乎略显尴尬。

剧情正在反转,“打脸”来得这么快?

由于此次双方“隔空”交锋的核心在于“油箱”、“蒸发物排放”这些涉及专业领域的概念,普通消费者通常很少会触及。即便一些业内人士谈及这些话题时,都有些犯难,尚难以给出定论,更何况是一众吃瓜群众。

其实,长城此次公开举报的核心指向是排放不达标,而重要依据则是常用油箱。

对此,多位资深汽车从业者表示,“没有文件规定混合动力必须要用高压油箱,但对‘蒸发物排放’一直都有要求,高压油箱是常见的解决方案。”

随后一日,前吉利汽车研发负责人、顺为资本高管胡峥楠在社交媒体上指出,高压油箱不能和排放达标划等号

笔者也查询了一些相关资料了解到,由于插混车型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运行时间短,炭罐冲洗机会少,所以导致炭罐内的油气无法及时冲洗充分,从而增加油气从炭罐大气口溢出的风险,蒸发及加油排放恶化。为了符合国六蒸发及加油排放,收集行驶过程中油箱内挥发汽油,插混车型采用高压油箱成为共识。而不论是工艺水平以及制造成本来看,高压油箱都明显高于常压油箱。

合着这意思是指---比亚迪有为降低成本“牺牲”排放之嫌。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混动车型上的常压油箱与排放不达标划等号的基础上。

那万一比亚迪有这样的技术,能解决这道难题呢?

没错,事件发酵还不到1天,就有人在网络上晒出了相关的技术专利截图。

(来源:公开网络)

另外,根据网络流传的比亚迪产品维修手册截图显示,在发动机长期未启动的情况下,会出现活性炭罐饱和的情况,存在泄露风险,需对活性炭罐进行脱附;用户长期使用EV模式行驶,会触动产品进入HEV模式,在发动机启动的情况下,对活性炭罐进行脱附。

有个朋友今年春节前正好换了台比亚迪,他跟我讲,长长时间EV行驶下,6天左右短时启动发动机,同时发电、润滑和脱附,既合法又合理。

另外,据业内人士称,比亚迪有二十多年的插电式混动技术,具备很强的自主开发能力,有常压油箱,也有高压油箱的技术解决方案,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照这么来看,剧情似乎正在反转,而且来的是真快。当然,究竟孰是孰非,最终还是要等权威机构的检测结果出炉,才能盖棺定论。

不可否认的是,此事在短时间内已引起了极大的舆论效应,不管是否如长城所料,但这波似有预谋的“奇袭,目前看来并没能讨到多少好处。

一旦最终坐实被打脸,那真是得不偿失---不仅败人缘,还替他人无偿打了“广吿”,说不定还会被打上“不正当竞争”的标签。

境况已今非昔比

实际上,长城与比亚迪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作为汽车自主品牌的“三驾马车”中的两家,曾有过静好的“友情岁月”。

据业内人士透露,魏建军与王传福有着不错的私交,两人都是“技术派”,半辈子的功夫都放在了汽车技术的研发上。

此前,比亚迪与长城汽车的“互赠商标”事件,在行业内一度被传为佳话。

2021年11月,比亚迪免费将“魏”的商标转让给长城汽车。“魏”则是长城汽车旗下主打高端的SUV品牌,畅销车坦克300此前就属于魏品牌。与此同时,长城汽车则将“登陆舰”这个商标转让给了比亚迪,“登陆舰”成为了比亚迪一款MPV的名字。

彼时,长城汽车还曾公开表示,“双方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国品牌共同进步做出努力”。

如今,双方境况已今非昔比---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攻城拔寨,坐稳了中国民营车企的第一把交椅;而长城汽车则深陷销量增长疲软的泥潭,股价也一路走低,目前的市值不足峰值时的1/3。

说到底,双方“反目”何尝不是行业内卷到极致的一种体现。

当然,现代商业竞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通过非常规手段来打击对手,为自身发展谋求机会,这无可厚非。但是谋小计,还是走大道?这就看各自的选择和智慧了。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