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旅游对经济和消费的拉动究竟如何?
格隆汇 04-27 16:58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华创证券屈庆,作者:朱德健

五一假期在即,作为2023年春节后的首个小长假,假期出游相关的热度持续攀升。随着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示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以来,生活恢复常态化,线下消费复苏的预期持续升温,市场对接下来的假期出行和消费数据抱有较高期待。

从网站搜索量来看,以百度搜索指数为例,近30天(2023-03-28至2023-04-26)整体搜索量同比上升824%,整体环比上升177%,4月18日以来搜索指数持续位于高位。携程大交通市场搜索指数也显示,截至4月20日,2023年五一假期的境内机票搜索热度超过2022年同期290%以上,恢复至2019年同期110%;境内酒店市场搜索热度已达2022年五一同期9倍以上,相较2019年五一同期增长接近200%。

从售票情况来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截至4月22日14时数据显示铁路部门已经售出“五一”小长假期间火车票4657万张。4月27日至5月4日假日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安排日均开行旅客列车将达到10500余列,增开旅客列车1500多列。机票方面,民航局4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订票超600万人次,预计“五一”假期民航将运输旅客900万人次左右。

从出行数据来看,旅客出行需求已经在逐步释放。国内航班每日执飞数量高位震荡,最近七日共执飞1.29万架次,环比上期增加1.78%;国际航班每日平均执飞644架次,环比上期增长4.9%。且外交部25日宣布,自4月29日起所有来华人员可以登机前48小时内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出入境旅游仍有恢复空间。除此之外,今年以来百度迁徙指数一直位于高位,从历史数据来看,五一期间迁徙指数往往会出现激增,结合当前出游热度,预计五一期间百度迁徙指数将会突破此前高位。

但活跃的人流和强劲的出行数据究竟对经济和消费拉动几何?

从旅游收入角度来看,我们回顾过去5年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的旅游收入数据发现,五一假期期间的旅游收入占全年旅游收入仅2.5%左右。尽管受调休和假日安排影响,每年五一假期天数会对旅游收入造成扰动(2018年五一假期共3天,2019年五一假期共4天,其余为5天),但整体来看五一假期的旅游收入占比依然较低。同时,根据我们的测算,2010年以来,每年国内旅游收入占当年GDP比重均值仅4.2%左右,进一步印证五一假期的旅游收入对经济的拉动较弱。

从社零总额角度来看,旅游作为重要的消费产业,除景区门票等旅游本身收入外,还会拉动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产业。由于旅游辐射面积较为广泛,市场上对旅游业的复苏和其对社会整体消费的拉动均有较强预期。由于2020年后季调环比受疫情政策影响较为明显,波动偏大,我们仅用2011至2019年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小长假”所属月份(5月、10月)社零总额的季调环比并没有比临近月份表现突出,甚至历史均值低于临近月份。这也再次印证旅游对整体消费的拉动较小,单次的小长假或“黄金周”对整体经济不会有太大影响。

尽管接下来五一的旅游、出行数据确实有可能较为亮眼,但五一假期5天的消费需求和经济活动并不会对整体的社零总额和经济回升有过多拉动。同时,五一期间旅游火爆的预期已经持续一段时间,节后公布的旅游收入数据反而有机会形成预期差。回归到基本面上,当前经济修复动能已经减弱,利率向下空间仍在,即便五一出游数据超预期,利率向上反弹也是加仓的机会。同时五一休假期间,海外方面,欧美银行业危机仍有进一步发酵的可能性,对债券利好;国内方面,假期期间人员流动激增,对疫情情况又是一次考验。综上而言,当前策略依然是继续持券等升。

注:本文摘自华创证券2023年4月27日发布的报吿《旅游对经济和消费的拉动究竟如何?——华创投顾部债券日报2023-4-27》,报吿分析师:朱德健  SAC:S0360622080006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