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天风研究,作者:吴立
核心观点
全球供应偏紧推动糖价快速上升,我国供应偏紧需求恢复,后续走势判断重点关注天气、巴西相关变量、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景气度。“糖需求”稳健,健康需要推动代糖产业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正文
中国糖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三,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糖消费增长。根据USDA,近年全球糖消费量稳中有升,中国糖消费位列第三,2021/2022年食糖消费量为1480万吨,占比9%。2021年中国年人均食糖消费量为11.19kg,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食糖消费存在较大增长潜力。消费结构方面,中国食品业、饮料业等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食糖工业消费的稳步上升,糖果、冷饮以及碳酸饮料含糖比例位于前列。
白糖供需结构分析:巴西、印度牵动全球糖市场供应边际变化,我国供给主产区为两广地区,关注天气与政策的扰动。预计2023年巴西、印度两国产量分别占比全球约20%,为全球两大最主要生产国。2022年,我国国内的糖供应品种以蔗糖为主,蔗糖占比约91%,甜菜糖占比约仅9%,以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甘蔗主要产地分布于两广地区(2021年广西、广东区域甘蔗产量占比全国产量约74%、13%)。2016-2022年间,我国蔗糖、甜菜糖合计产量为900-1000万吨/年,而国内糖总体消费约1400-1500万吨/年,对应近年进口约400-600万吨区间。从趋势来看,近年我国糖需求缺口逐渐放大,进口依赖度近年出现了上升,巴西为我国主要糖进口国。
全球供应偏紧推动糖价快速上升,我国供应偏紧需求恢复,后续走势判断重点关注天气、巴西相关变量、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景气度。全球糖供给来看,印度和泰国新糖产量均不足,进入23年1月印度制糖企业协会已将22/23榨季产量从3650万吨下调至3400万吨,进入4月又进一步下调至3350万吨。我国主产区产量连续下调,根据农村农业部数据21/22榨季我国食糖产量956万吨,同比降10%;进入到22/23榨季,农业农村部已三次下调产量,已从榨季开始时的1035万吨/年下降至900万吨/年。后续糖价走势判断重点关注天气、巴西相关变量、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景气度。
“糖需求”稳健,健康需要推动代糖产业长期发展空间广阔!“代糖”通常指替代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发挥甜味作用的甜味剂,根据其来源,一般可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糖醇甜味剂。截至2022年中国甜味剂市场中合成甜味剂占比达52%,位列第一,天然甜味剂占比为29%,糖醇类甜味剂占比18.21%。其中,天然甜味剂近年增速迅猛,市场占比上升,2010~2020年间,全球天然甜味剂在替糖产品的应用占比由8.16%迅速增长至29.41%。
建议关注:中粮糖业(食糖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年内有望迎量利双升)、南宁糖业(品牌优势突出,利润有望快速修复);莱茵生物(替糖行业隐形冠军,布局CBD打造第二增长极)(与天风医药团队联合覆盖)、华康股份(木糖醇龙头,产品持续开拓)、晨光生物(植提龙头,甜菊糖发展快速)。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的风险;糖价波动的风险;汇率变化的风险;原料供应的风险;国际局势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注:文中报吿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吿,具体报吿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吿。
分析师:吴立 天风研究所副所长&农林牧渔与新兴产业首席分析师 S1110517010002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吿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吿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吿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