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南向资金近期买入什么?持续加仓带“中特估”主题的电信等
uSMART盈立智投 03-15 10:43

来源:戴清策略研究作者:戴清,黄凯鸿

本报告主要是回顾港股上周表现,跟踪南向、港股外资和北向资金自2月初以来的流向,以及港股各行业估值最新情况。南向持续加仓带“中特估”主题的电信、以及未来流动性预期好转的医药,卖出修复预期计入较高的消费;而外资拥抱的是基本面修复确定性较高的消费者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外资持仓变动方向与南下刚好相反。

  • 上周海外美联储主席超预期鹰派发言叠加硅谷银行破产,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海内外共振导致港股承压。1)美联储主席上周发言超预期鹰派;2)硅谷银行遭挤兑破产,全球避险情绪升温;3)两会设定2023年GDP增速目标,处在市场预期下限附近;4)2月CPI数据引发市场下修消费强复苏预期。恒指周度下跌6.1%,至合理估值区间底部。

  • 从行业表现来看,流动性敏感的行业在上周跌幅较大,而防御型行业展现抗跌属性。1)工信部部长指出6G推进工作组已经在开展工作,电信运营商股受消息利好驱动上行;2)国际油价上涨,叠加中国特色估值概念升温,石油股等央国企估值上修;3)多地方车企降价,汽车行业盈利预期下修,汽车及经销商股下跌;4)部分互联网零售公司进行补贴活动,叠加CPI不及预期,零售等行业指数表现不佳。

  • 资金流动方面,内外资最大的分歧点在于电信、医药和消费者服务。2月以来,港股南向资金与外资中介资金的共识在于:均买入房地产、半导体和零售业行业,均卖出银行、保险、多元金融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分歧在于:南向资金买入电信服务、制药和医疗设备,卖出消费者服务和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而外资中介资金则反之。

    外资对待港股与A股方面,外资中介资金与北向资金均买入消费者服务行业,均卖出银行、制药、材料、能源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两者分歧最大的行业是:外资买入耐用消费品与服装、零售业、房地产和半导体,卖出保险、电信服务、软件与服务和医疗保健行业,而北向资金则反之。

  • 估值方面,汽车及零部件、软件和消费者服务等行业估值历史百分位较高,银行、能源、材料等行业估值历史百分位较低。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从11.15下降到9.62,处于均值以下约0.5倍标准差的位置。大部分行业在年初上涨较快的行业,其估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2月初以来,估值历史百分位下降最多的行业是媒体、消费、房地产等。

  • 短期底部震荡,高股息策略为主,建议逢低布局流动性敏感品种。短期的震荡期,以高股息策略为主,推荐低估值的央国企品种以及黄金;同时关注目前拥挤度具备吸引力、中长期弹性较大的品种,1)拥挤度不高,与海外流动性敏感的行业,如恒生科技、创新药等。2)拥挤度较低,行业景气周期逐渐接近底部的行业,如半导体,消费电子等。3)需求端有企稳回暖迹象的行业,如地产链、金融等。

  • 风险提示:1)美联储超预期收紧;2)中美关系超预期反复。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