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2023展望 | 明年中国股市前景如何?多家外资机构寻得中意板块
uSMART盈立智投 12-15 15:07

在众多利好因素推动下,中国股市近期表现抢眼。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不少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看法正转向乐观,认为新年行情值得期待。从北向资金动向看,加速净买入成为最新主旋律。

大摩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近日,知名外资投行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票在全球新兴市场中的评级至「超配」,这是该机构对中国股市维持23个月谨慎态度后做出的首度上调。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市场策略师王滢在不久前举行的沟通会上表示,摩根士丹利目前对欧美股市,尤其是美国市场较为谨慎,中国股市将成为下一阶段全球股市的领跑者,全球新兴市场都将有不错表现。

「我们对中国股票市场评级上调,不仅仅是基于抗疫政策的调整。根据我们的历史经验,有七个主要类别因子,会在不同时间对股市产生较大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捕捉股市的拐点。」她说。

王滢进一步分析,尽管宏观经济和估值两大因子并不突出,但其余五大因子正同时向好转变,包括全球收紧的流动性在明年会有明显改善;中国政策周期向好;强势美元告一段落,人民币明年有望重新升值;中美双边关系改善;中国的监管框架已经整体确立。「23个月以来,第一次看到影响中国股市的因子里绝大多数向好转变,这时我们当然当仁不让地要对中国股市上调评级,进行增持建议。」王滢说。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股市的整体投资回报率在未来两年将有进一步提升,扭转过去9个月的下降态势;年化回报率从目前的9%,在2023年重新回升至超过11%,在2024年会回升到11.8%。

在总体看好中国市场的同时,王滢还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在整体中国股票资产布局里,应当进一步增持离岸资产;第二,在疫后重启的大框架下,要多关注直接受惠于重启的股票;第三,从中长期的布局看,相信政策会自上而下支持长期结构性的发展机会,包括绿色经济、高端制造、自动化、信息技术产业,也包括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消费。

北向资金重新大举买入

引人关注的是,北向资金近期正大举买入A股,用「真金白银」投票。

Wind数据显示,11月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600.95亿元,扭转了此前连续两个月净流出的势头,全年重新转为净流入。进入12月,北向资金延续净买入势头,截至12月14日当月净买入184.61亿元,北向累计净买入金额创出17080亿元新高。

瀚亚投资上海股票投资总监齐晧认为,2023年,经济恢复的步伐和强度将取决于疫情发展以及管控方式的动态调整。伴随近期疫情高位波动,单凭货币宽松难以有效激发实体经济的活力。地产融资端的放松是供给端行之有效的第一步,后续基本面的复苏力度主要将取决于疫情管控的优化幅度。

齐晧判断,政策底先于经济底,一旦发力方向确定,市场将迎来Beta性质的改善机遇。在此过程中,基本面的复苏会有波动,行业韧性也会呈现差异。瀚亚投资将密切关注受益于政策红利+基本面有韧性的行业,包括高端制造、疫情受益板块。

「中长期维度下,我们持续看好具备一定技术壁垒、有望实现国产替代从而获取抗周期成长性的高端制造业;以及受益于结构性调整的新经济产业,包括新能源、消费、医疗服务、科技等。结合对中长期‘安全’大主线的梳理,我们将更多关注具备核心竞争力、有助于维护产业链安全、人民安全、能源安全、生物安全的战略性领域,我们认为相关机遇将集中于高端制造、新能源、电力装备、储能、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齐晧表示。

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 最新研究报告提出,中国市场已经到达拐点。这一拐点始于10月对房地产信贷的放宽,紧随其后的是中美元首在G20的会晤,最后一块拼图是中国防疫政策的调整。美国通胀见顶,2023年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有所变化。此外,明年盈利增长复苏可能会成为市场催化剂,中国市场可能成为新兴市场的领头羊。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