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报告》瑞银:若所有集体拒还房贷转为不良贷款 整体内银今年盈利减少13.3%
近日内地传媒报道,内地多个城市超过80个项目的烂尾楼业主「停贷断供」。瑞银发表报告,衡量事件对内地银行信贷质素的直接影响,并估计内地银行对暂停支付按揭的总敞口。在基础情境下,假设贷款为楼价40%,有关停工项目料占内地去年及今年首五个月的住宅物业销售额约10%。
该行预期,若所有拒还房贷转换成不良贷款,基础情境下为7,410亿元人民币,料内银的不良贷款比率及不良贷款覆盖率,将分别恶化43个基点及40.7个百分点,达2.12%及160%。收入方面,假设住房按揭的加权平均利率保持于5.49%,停贷料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损失约410亿元人民币。
另外,假设损失率为50%,7,410亿元人民币的新增不良贷款的信贷成本增加,将导致银行业的税前利润减少4,110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则减少3,08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今年银行体系利润总额的13.3%。
然而,该行补充指,如果考虑到房地产开发商的违约风险上升,即随著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决定停止支付抵押贷款,房地产预售资金收集难度增加以及银行不愿做抵押贷款,最终的影响可能会更糟。
该行作出压力测试后,列出在已违约和高风险内房开发商中有较大风险曝露的内地银行,包括了民生银行(01988.HK)、农业银行(01288.HK)、工商银行(01398.HK)及招商银行(03968.HK)。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