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万连山 格隆汇研究
去年8月,马斯克兴致冲冲介绍了一款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宣传视频很有电影质感。黑头披风侠,守序、冷淡、极简,气质这一块拿捏到位。胸前铭刻TESLA,品牌格调往上拉。
它们身高1.73米,重56公斤,可以负重20公斤物品,步行时速8公里,头部配有一块显示器,提供各种有用信息。
据马斯克介绍,这款机器人的视觉神经网络基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用于“消除危险、重复、无聊的任务”,逐步代替人类的繁重体力工作,如家政、送货、购物等。
宣传视频刚刚结束,人们还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就被迫迎来了买家秀:一位头戴黑色面罩、身穿白色皮衣的“机器人”,迈着僵硬的步伐走上舞台。原地立正后,秀起了略带浮夸的性感机械舞。场面一度尴尬。马斯克及时解释:当然了,他不是真的机器人,这只是一个表演示范。最终成品指日可待,公司会在2022年开发出来。
没有手办模型,也没有原型机,就拿着几页PPT,却能讲得栩栩如生。不愧是老马。尽管宣传与成品总是有些差距的,舞蹈呈现也是一言难尽,但饼既已画好,大家开心吃下去,静心等待就好。结果大半年过去,一点动静也无。
6月22日,马斯克又重提此事,表示“我们有望在明年生产第一个版本的Optimus机器人”,并暗示9月30日的的“特斯拉AI日”将是“史诗级别”。延迟算是特斯拉的传统,人们并不感到意外。只是,马斯克这一次仍然没有公布“擎天柱”的工作参数,也没有任何实机演示和操作示范,甚至连PPT都舍不得更新,十分神秘。
但这些都不妨碍特斯拉阴跌半年的股价直接反弹9%,国内的机器人概念股也同样蹭热点接力炒作。至于明年能不能看到这款机器人,笔者一点也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