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新股解读 | 润迈德:国内领先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公司,景林资产持股
uSMART盈立智投 06-27 16:12

近期港股医药股迎来强势反弹,自5月10日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I)累计上涨超31%,成分股微创机器人涨超40%,启明医疗涨逾60%。在市场对医药板块关注度回升之际,港股即将迎来“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润迈德-B(2297.HK)。

招股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润迈德医疗于6月27日开启招股,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拟发行2334.8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233.6万股(10%),国际发售2101.2万股(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润迈德发行比例只有2%,仅次于涂鸦智能-W的1.26%,在不回拨的情况下,给到散户的份额只有2336手,货源极少。

发行价为每股4.28-6.24港元,发售区间范围较大达到45.8%,交易单位为每手1000股,入场费6302.89港元,预期将于7月8日正式上市。本次IPO预计集资规模为1-1.46亿港元,招股市值49.96-72.84亿港元。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第一股

润迈德医疗成立于2014年,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血管介入手术公司。目前公司产品涵盖数字化功能诊断及自动化介入手术,核心产品是caFFR系统(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系统)和caIMR系统(冠状动脉造影得出的微血管阻力指数系统),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和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开发三种在研产品,包括智能血管造影注射系统、Flash Robot血管介入导航手术系统及Flash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RDN”)系统。

caFFR系统已同时获得欧洲CE认证及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并于2019年10月进行商业化,有超过95%的高准确率及需时少于五分钟的便捷操作流程,已成为国内领先的FFR测量产品。

百亿级蓝海市场

CAD(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CAD患病率在所有心血管疾病高居首位,约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患病个案的36.4%。2020年全球和中国CAD患者数目分别为增至2亿人、1700万人。 

CAD的治疗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PCI手术)和外科手术治疗(CABG),其中PCI是目前的主流治疗方法。PCI治疗前需要明确诊断,冠脉造影(CAG)是最常用的金标准。在CAG检查过程中,主要是评估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很久以前是靠医生经验,目前越来越多的技术可以应用于检查过程中,目前包括4种方法,分别是:血流储备分数(FFR)、微血管阻力指数(IMR)、血管内超声(IVUS)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预计全球CAG-FFR测量市场将由2020年的约5.04亿美元增加至2025年的约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9%,并预计进一步增加至2030年的约22.5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4%。

预计中国CAG-FFR测量市场将由2020年的7860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约2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7.9%,并预计进一步增加至2030年的约53.9亿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7%。

预计中国IMR测量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约2420万元增加至2030年的人民币2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9.4%,且预计IMR测量渗透率将由2023年的0.3%增加至2030年的17.3%。

业绩加速释放

自2019年caFFR系统商业化以来,润迈德医疗的绝大部分收益均来自该系统的销售。2020年、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609.7万元(人民币,单位下同)、8119.9万元,增速高达1231.8%。超过12倍的营收增速体现了公司极强的销售能力和先发优势,目前公司已建立由123名国内分销商组成的庞大分销网络,覆盖中国21个省、4个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的 1000多家医院。

在收入大踏步增长的同时,润迈德医疗的盈利表现亦出现了加速改善的迹象。2020年、2021年,润迈德医疗的毛利分别为526万元、6903.2万元,增速达到1212.4%,基本与收入增速平齐,毛利率较高,基本稳定在80%以上。但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经调整净亏损为2699万元、5168.5万元。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张亮表示,根据公司目前盈利预测,预计经调整后今年度或将录得收支平衡。

股东阵容强大

自2016年开始,公司共进行了8轮融资,投资方汇集了平安资本、景林资产、同创伟业、轻舟资本等国内知名机构,此外也不乏Seresia Asset Management、Lighthouse Canton等国际资本。

景林是为广为投资者熟悉的私募大佬,一举一动都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管理的资产超过30亿美元。同创伟业专注于投资生命科学行业创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投资过上百家企业,包括信达生物(1801.HK)、贝达药业(300558.SZ)以及启明医疗(2500.HK)等。

公司于2021年11月结束的D轮融资后的估值约45.8亿港元,以本次IPO市值的中位数61.4亿港元计算,估值提升了34%。值得注意的是,IPO前投资者都没有禁售期,其持股成本相较于发行价中位数折价幅度从25.4%-96.6%不等。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