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两市主要指数下跌,沪指结束四连升,收跌0.76%报3238点,深成指跌1.85%,创业板指跌2.95%。两市715股上涨,3900股下跌,成交额回至万亿下方,北上资金尾盘流入,全天净买入35.8亿,为连续第九个交易日净买入。
盘面上,行业板块多数下跌,汽车、半导体、元器件、软件板块大跌靠前,长城汽车、北方华创、立讯精密跌超4%;锂电池概念低迷,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跌约6%。石油股跟随国际油价大涨,中国石油涨近3%;磷矿石价格上涨,磷化工概念表现强劲,新安股份涨6%;基建、猪肉、种业、有机硅等概念表现活跃,金融、地产小幅上涨,光大证券连续两交易日涨停。
具体来看:
汽车股领跌,东风汽车、安凯客车跌停,亚星客车跌超9%,金龙汽车、中集车辆、江淮汽车跌超8%,江铃汽车、海马汽车、北汽蓝谷跌超6%。
啤酒股走低,重庆啤酒跌超4%,燕京啤酒跌超3%,青岛啤酒跌超2%,珠江啤酒跌超1%。
芯片股继续走弱,斯达半导跌超8%,思瑞浦、必易微跌超7%,概伦电子、英集芯跌超6%,复旦微电、寒武纪、卓胜微跌超5%。
油气股领涨,仁智股份、淮油股份涨停,通源石油涨超8%,恒泰艾普、ST洲际涨超5%,新潮能源涨超4%,广汇能源、中曼石油、中海油涨超2%。
消息面上,国际油价继续走高,昨日WTI 7月原油期货收涨2.7美元,涨幅2.26%,报122.11美元/桶。高盛再发看涨研报,将其夏季峰值油价目标从125美元上调至140美元,同时预计第四季度目标价为130美元,此前预期为125美元;2023年上半年季度预计为130美元,之前预期为115美元。光大证券认为,在当前高油价背景下,炼化企业炼油毛利承压,短期看盈利能力承压。但中长期看,“碳中和”背景下,炼化企业加速转型将成为我国炼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股涨幅居前,大北农涨停,新安股份涨超6%,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跟涨。
消息面上,农业农村部官网日前发布通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印发。业内认为这预示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又迈出重要一步。
磷化工板块走高,清水源涨超12%,云图控股、中毅达、粤桂股份涨停,新安股份涨超6%,六国化工、川金诺涨超4%,湖北宜化涨超2%。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目前磷化工板块,市场已经从"出口政策“博弈,转向业绩兑现,以及企业向新能源转型带来的估值提升。短期看,国内需求及成本共振,磷化工价格向上景气持续,企业二季度业绩有望持续提升;中长期看,伴随磷酸铁产能的持续落地,从工铵/净化酸到磷矿石的需求料均会带来显著新增量,一体化布局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猪肉股走强,巨星农牧涨停,牧原股份涨超3%,温氏股份涨超2%。
消息面上,牧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对外披露产能指公司所建成有完整怀孕舍、哺乳舍等匹配的育肥舍产能。截止2021年末,公司已建成养殖产能超过7000万头。
煤炭股继续上涨,郑州煤电、安源煤业涨停,山煤国际涨超7%,山西焦化、云煤能源涨超5%。
消息面上,6月7日,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区焦炭生产企业对焦炭价格提涨100元/吨,开启了新一轮冶金煤价格上涨。由于欧盟将于8月第二周全面禁止俄煤,欧洲贸易商持续在国际市场大量采购,海外煤炭报价坚挺,国内外价格持续倒挂。分析人士表示,煤炭基本面周期性向上,政策面积极鼓励发展下,煤炭行业将持续数年的一轮景气上行周期。
券商股冲高回落,光大证券、哈投股份涨停,浙商证券涨超4%,兴业证券、招商证券涨超2%。
北向资金方面,北上资金净流入62.8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2.3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0.46亿元。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疫情影响明显缓解后前期的各项政策料将集中起效,预计6月起国内经济快速修复,政策合力催化资金接力。预计A股中期行情仍将持续。建议投资者围绕稳增长政策,布局复工复产、现代化基建、地产和消费修复等未来投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