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光伏一季度盘点:不破不立,期待新格局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Mr蒋静

今年1月,笔者发表了《光伏2022年的四大变数或看点》,涉及四个话题:硅料价格回落曲线如何?终端装机需求释放情况如何?电池技术之争是否初见分晓?政策是否还会进一步加码?

如今,一季度已过,硅料价格继续高企,终端装机继续呈现结构性特征,N型TOPCon已经没有太大争议,而政策导向也更加务实。

但是,光伏行业总体上仍然呈现分化与内卷之势,硅料环节依然抢食行业利润,产业链上下游局部失衡,行业格局仍然胶着不明,这一轮以硅料环节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正处于不破不立的关键时点。

01

组件价格高企,分布式装机为主

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3.21GW,同比增长148%,其中集中式光伏4.34GW(占比33%),同比增长72%;分布式光伏8.87GW(占比67%),同比增长215%,其中工商分布式6.32GW,同比增长308%;户用光伏2.55GW,同比增长102.4%。

分布式光伏装机保持强势,仍然是增长主力,主要原因还是组件价格。一季度组件价格总体维持在1.9元/W左右,分布式光伏对组件价格容忍度更高,而集中式光伏对组件价格容忍度更低,因此对终端装机的影响不同。

在“碳中和”浪潮下,光伏装机需求旺盛,国家大基地建设助力,但组件价格高企,制约了光伏装机需求的释放。

目前,终端都在期待组件价格回落,但不断增加的非技术成本及隐性负担,越来越透明的收益率,让终端电站收益率很难突破宏观局限性,制造端与运营端充分博弈之下,未来将很难有超额收益率。

02

硅料环节持续景气,继续保持紧平衡

硅料环节由于进入壁垒较高且产能周期较长,已经较长时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同时由于检修、疫情等因素,有效产能增速较慢,一季度硅料价格保持高位,单晶致密料维持在23-25万元/吨的较高水平。

二季度硅料产能投放预计加速,但考虑下游硅片产能已经远超硅料产能,且硅片企业非富即贵,需求旺盛,成本接受力较强,预计到明年硅料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从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来看,大全能源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42%,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保持高位,分别为64%和53%。

03

硅片产能相对过剩,竞争环境趋于激烈

今年,多晶硅产能只能满足约260GW需求,而硅片产能已经超过350GW,产能错配导致硅片环节相对过剩,尤其是硅片产能的释放速度大于硅料,竞争还将趋于激烈。

从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来看,隆基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仅9%。

当然,由于硅片企业与上下游纷纷深度绑定,同时内部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部分硅片产能预计将无米下炊,成为无效产能,硅片行业分化将比较明显,头部硅片企业受到的冲击会相对小一些。

04

电池片引领行业创新,成为光伏最大期望

笔者一直强调,光伏行业有两大驱动力,一个长期驱动力,一个短期驱动力。长期驱动力是技术迭代,短期驱动力是产能或资本。光伏行业的发展振兴与跌宕起伏,无不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技术迭代是光伏行业的长期驱动力。在新一轮技术迭代上,N型电池已经是大势所趋,而N型TOPCon的量产速度快于HJT也已经没有太大争议。

组件企业因为更具市场和场景优势,同时P型电池产能的历史包袱相对第三方电池片企业更轻,尤其头部组件企业也具有足够资本实力和研发储备,因此有望在N型电池推广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晶科能源今年N型TOPCon组件出货量预计达到10GW,在头部光伏企业中率先喊出“引领光伏行业N型升级”。此外,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也明确表态N型TOPCon的量产速度会更快。

N型电池作为新一轮技术迭代方向,有望像过往任何一次技术迭代一样,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是当前光伏行业最大的期待。

05

受终端装机影响,组件、逆变器和支架承压

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195-240GW,今年组件产能超过300GW,组件产能也处于过剩状态。

同时,组件作为系统集成业务,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且比较刚性,上游材料成本高企,而下游客户尤其是集中式电站的价格容忍度较低,成本传导不易,导致组件环节处于夹缝中,去年以来毛利率一直较低。

2021年,天合光能组件业务毛利率12.4%,晶澳科技组件业务毛利率14.15%,晶科能源组件业务毛利率13.4%。

由于组件成本占光伏系统成本约46%,组件价格高企制约了下游终端装机需求,同时也会压制逆变器、支架等部件的需求及议价力,导致逆变器和支架行业也受到一定冲击。

2022年将是光伏行业重塑新格局的关键一年:

其一,硅料产能释放及价格回落,将系统性改变近年光伏产业链的成本及利益格局;

其二,组件巨头推动的N型电池升级,技术迭代将重塑电池及组件环节的竞争格局;

其三,近年政策驱动下被压制的终端需求有望在产业链价格回落之后被释放,同时非技术成本及隐性负担会成为干扰装机需求的新变量;

其四,近年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投资大幅增长,且部分环节已经呈现过剩态势,料将引发新一轮周期洗牌。

不管怎样,在这个关键时点,光伏行业呈现不破不立之势,有望进入新格局,哪里会破,哪里会立,也充满变数和期待。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