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布,养老FOF运作如何?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金研究 作者: 胡锦瑶 刘均伟等

摘要

热点关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布,养老FOF正待突围把握机遇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要求基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序发展的原则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针对个人养老金的参与范围、制度模式、缴费水平、税收政策、投资与领取等五大核心问题做出明确规定,选择部分城市率先试行1年。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发布,意味着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启航。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中,第一支柱养老保险目前覆盖人群最为广泛;相比之下,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群体并不多,且依赖于供职企业需设立企业年金。目前国内养老体系及海外成熟经验来看,我们认为:首先,第三支柱的建立,有望成为当前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一定程度缓解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下的社会养老压力;其次,新的长线资金或将逐渐进入资本市场,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来看,其401K、DC等养老资金入市,与资本市场形成了长期正循环;最后,对于国内资管行业而言,未来随着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确定,银行、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均将受益于增量资金。

对于公募机构而言,养老FOF或将迈向长期扩容道路。2018年8月,首批14家基金公司旗下养老目标基金获证监会批文,近三年多来伴随着稳健投资热度提升,养老FOF实现了首次规模扩张,截止2022年3月底,全市场已有51家基金公司布局养老FOF,累计数量166只,规模合计1047亿元。目标风险型养老FOF初期市场接受度更好,92只产品平均规模达到9.65亿元,相比之下,适合一站式养老投资的目标日期型养老FOF多数公司均处于储备阶段,74只产品平均规模仅达2.15亿元。随着养老三支柱账户逐步推进,个人长期养老储备意识增强,我们认为,养老FOF产品亦需思考如何在竞争中突围,把握长期扩容的发展机遇。

市场规模:近三年首次规模环比负增长,发行持续降温

存量:近三年首次季度规模负增长,偏债混合型FOF占比仍超六成。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275只公募FOF产品,规模合计2145亿元,同比增长91.3%,环比下降3.5%,是2018年三季度末以来的首次环比负增长。2022年开年以来,权益市场历经较大调整,其中,养老FOF规模下降较为明显;稳健型的偏债混合型FOF受影响较小,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规模小幅增加至1330亿元,占比环比上升2.6个百分点至62.0%。

增量:FOF发行持续降温,偏股混合型FOF尤其突出。2022年一季度共有35只FOF产品成立(含两只转型基金),募资规模合计160.9亿元,环比下降近50%。其中,新发规模最大的产品为平安盈禧均衡配置1年持有A(39.6亿元),其次是广发安裕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16.4亿元)和广发悦享一年持有(14.8亿元)。

机构:百亿FOF机构增至8家,头部机构名单稳定,集中度稍有下降。截至2022年一季度,全市场共有65家机构布局FOF产品,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占比71%,前五大管理人占比47%。管理规模前十大机构名单维持不变,排名稍有变化,前两位依然为交银施罗德基金(357.3亿元)和兴证全球基金(251.6亿元),浦银安盛基金升至第三位(138.8亿元),随后依次为民生加银基金(134.8亿元)、汇添富基金(130.1亿元)、南方基金(116.9亿元)和易方达基金(108.8亿元)。此外,广发基金新晋百亿FOF管理人,以105.5亿元管理规模位列第八。

业绩回顾:一季度FOF普遍收跌,整体回撤相对有限

整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FOF产品普遍收跌。2022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加剧,权益基金业绩面临较大回撤,相对而言,FOF基金整体业绩分化较小,在大类基金指数中的排名居中,单季度跌幅5.5%。分类来看:债混合型FOF整体回调有限,偏股混合型FOF相对落后。2022年一季度,偏债混合型FOF平均收益-2.0%,其中,创金合信宜久来福3个月持有A(-0.16%)和长江鑫选3个月持有A(-0.25%)表现靠前、微幅收跌;平衡混合型FOF平均收益-7.6%,业绩集中度较高;偏股混合型FOF中,天弘旗舰精选3个月持有A(-3.42%)业绩相对领先;目标日期型FOF多为持有期较长的产品,其中,泰达宏利养老目标2025一年持有(-1.30%)和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2.39%)回调幅度较小。

配置特征:FOF整体增配债券型基金,持仓集中度提升

资产配置:2022年一季度FOF重仓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整体配置比例下降,债券型基金比例增加,尤其是纯债型基金份额提升显著。从重仓基金大类来看,2022年一季度,FOF集体增配债券型基金,集体减配股票型基金。从重仓基金细分类别来看,短期纯债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获重仓配置的比例提升明显。

重仓基金:FOF重仓基金集中度大幅上升。债券型基金配置集中度明显提升,交银裕隆纯债A出现在FOF重仓基金名单的次数最多(33次),较上季度增加11次;其次是易方达信用债A(27次)。偏股型基金中,海富通改革驱动(26次)、工银瑞信新金融A(18次)和富国价值优势(17次)依然分别为配置次数最多的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配置变化相对较大,银行ETF、证券ETF、煤炭ETF成为一季度配置次数最多的产品。

重仓股票:各类FOF直投股票仓位分化,重仓股集中度提升。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共有117只FOF配置了股票,直接投资股票的仓位则出现了一定分化。从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来看,重仓股集中度有所提升,配置次数和规模最多的个股为宁德时代(10次),偏股混合型FOF明显增配金融类个股。

正文

热点关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布,养老FOF正待突围把握机遇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号)(后文简称“《意见》”),要求基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序发展的原则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意见》针对个人养老金的参与范围、制度模式、缴费水平、税收政策、投资与领取等五大核心问题做出明确规定,选择部分城市率先试行1年,要点梳理如下:

► 参与范围: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 制度模式:1)账户建立: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账户;2)投资对象:可以在符合规定的金融机构或金融产品销售机构购买金融产品;3)资金账户开设:可以由参与人在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指定或者开立,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销售机构指定;4)运行原则:账户封闭运行,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提前支取。

► 缴费水平: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人社部、财政部后续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 税收政策: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

► 投资与领取:1)投资范围:参与人可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2)领取方式:达到符合规定的领取条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发布,意味着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启航。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中,第一支柱养老保险目前覆盖人群最为广泛,根据人社部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分别为4.5亿人和5.4亿人;相比之下,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群体并不多,且依赖于供职企业需设立企业年金。从目前国内养老体系及海外成熟经验来看,我们认为:首先,第三支柱的建立,有望成为当前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一定程度缓解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下的社会养老压力;其次,新的长线资金或将逐渐进入资本市场,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来看,其401K、DC等养老资金入市,与资本市场形成了长期正循环;最后,对于国内资管行业而言,未来随着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确定,银行、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均将受益于增量资金。

对于公募机构而言,养老FOF或将迈向长期扩容道路。2018年8月,首批14家基金公司旗下养老目标基金获证监会批文,近三年多来伴随着稳健投资热度提升,养老FOF实现了首次规模扩张,截止2022年3月底,全市场已有51家基金公司布局养老FOF,累计数量166只,规模合计1047亿元。目标风险型养老FOF初期市场接受度更好,92只产品平均规模达到9.65亿元,相比之下,适合一站式养老投资的目标日期型养老FOF多数公司均处于储备阶段,74只产品平均规模仅达2.15亿元。随着养老三支柱账户逐步推进,个人长期养老储备意识增强,我们认为,养老FOF产品亦需思考如何在竞争中突围,把握长期扩容的发展机遇。

市场规模:近三年规模首次环比负增长,发行持续降温

► 存量:近三年首次季度规模负增长,偏债混合型FOF占比仍超六成。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275只公募FOF产品,规模合计2145亿元,同比增长91.3%,环比下降3.5%,是2018年三季度末以来的首次环比负增长。其中,养老FOF规模下降较为明显,目标风险养老FOF和目标日期养老FOF环比分别降低7.6%和6.9%。2022年开年以来,权益市场历经较大调整,稳健型的偏债混合型FOF受影响较小,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规模小幅增加至1330亿元,占比上升2.6个百分点至62.0%。

► 增量:FOF发行持续降温,偏股混合型FOF尤其突出。2022年一季度共有35只FOF产品成立(含两只转型基金),募资规模合计160.9亿元,环比下降近50%,包含21只普通FOF和14只养老FOF。其中,新发规模最大的产品为平安盈禧均衡配置1年持有A(39.6亿元),其次是广发安裕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16.4亿元)和广发悦享一年持有(14.8亿元)。此外,有11只产品首发规模不足1亿元,养老FOF占8席。

► 机构:百亿FOF机构增至8家,头部机构名单稳定,集中度小幅下行。截至2022年一季度,全市场共有65家机构布局FOF产品,FOF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占全市场的71%(环比下行1.2个百分点),前五大管理人市场规模占比47%(环比下行2.8个百分点)。管理规模前十大机构名单维持不变,排名稍有变化,其中,前两位依然为交银施罗德基金(357.3亿元)和兴证全球基金(251.6亿元),浦银安盛基金升至第三位(138.8亿元),随后依次为民生加银基金(134.8亿元)、汇添富基金(130.1亿元)、南方基金(116.9亿元)和易方达基金(108.8亿元)。此外,广发基金新晋百亿FOF管理人,以105.5亿元管理规模位列第八名。

图表1:公募FOF近三年首次季度规模负增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2: 偏债混合型FOF占比超六成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3: 一季度FOF发行热度骤降,新发规模161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4: 百亿FOF机构增至8家,头部机构名单稳定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5: 2022年一季度新发FOF产品明细(按首发规模降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业绩回顾:一季度FOF普遍收跌,整体回撤相对有限 

► 整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FOF产品普遍收跌。2022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加剧,权益基金业绩面临较大回撤,相对而言,FOF基金整体业绩分化较小,在大类基金指数中的排名居中,单季度跌幅5.5%。成立满三个月的240只FOF产品中,一季度所有产品收益均吿负,平均跌幅达到7.8%,虽优于沪深300指数的同期跌幅14.5%,但尚未有产品获得正收益。

► 分类来看:偏债混合型FOF整体回调有限,偏股混合型FOF相对落后。2022年一季度,偏债混合型FOF平均收益-2.0%,其中,创金合信宜久来福3个月持有A(-0.16%)和长江鑫选3个月持有A(-0.25%)表现靠前、微幅收跌;平衡混合型FOF平均收益-7.6%,业绩集中度较高;偏股混合型FOF中,天弘旗舰精选3个月持有A(-3.42%)业绩相对领先;目标日期型FOF多为持有期较长的产品,其中,泰达宏利养老目标2025一年持有(-1.30%)和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2.39%)回调幅度较小。

图表6: 2022Q1大类基金指数净值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7: 2022Q1FOF指数在大类基金指数中排名居中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8: 2022Q1各类FOF收益率分布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9: 2022Q1各类FOF平均收益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10: 2022Q1各类FOF中业绩表现前五产品明细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基金规模:公募规模小幅回落,主动权益产品发行遇冷

资产配置:2022年一季度FOF重仓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整体配置比例下降,债券型基金比例增加,尤其是纯债型基金份额提升显著。从重仓基金大类来看,2022年一季度,偏股混合型FOF、偏债混合型FOF、平衡混合型FOF、目标日期型FOF集体增配债券型基金,配置比例分别环比增加14.04、1.47、27.87、15.71个百分点;集体减配股票型基金,配置比例分别环比减少2.98、1.41、6.67、3.13个百分点。从重仓基金细分类别来看,2022年一季度,短期纯债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获重仓配置的比例明显提升,其中,平衡混合型FOF配置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比例大幅提升22.94个百分点至51.32%。

图表11: 2022年一季度纯债型基金配置比例集体提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12: 2022年一季度FOF重仓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比整体上升,股票型基金占比整体下降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重仓基金:FOF重仓基金集中度大幅上升。债券型基金配置集中度明显提升,交银裕隆纯债A出现在FOF重仓基金名单的次数最多(33次),较上季度增加11次;其次是易方达信用债A(27次);富国基金经理黄纪亮有两只产品上榜,分别为富国信用债A(22次)和富国天利增长债券(20次)。偏股型基金中,海富通改革驱动(26次)、工银瑞信新金融A(18次)和富国价值优势(17次)依然分别为配置次数最多的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配置变化相对较大,银行ETF(21次)、证券ETF(16次)、煤炭ETF(9次)成为一季度配置次数最多的产品。

图表13: 2022年一季度FOF重仓基金前五(按基金二级分类)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重仓股票:各类FOF直投股票仓位分化,重仓股集中度提升。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共有117只FOF配置了股票,各类FOF直接投资股票的产品占比均有所提升,直接投资股票的仓位则出现了一定分化。从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来看,重仓股集中度有所提升,配置次数和规模最多的个股为宁德时代(10次),偏股混合型FOF明显增配金融类个股。

图表14: 2022Q1各类FOF直投股票比例多数上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15: 2022Q1FOF直投平均仓位分化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图表16: 2022年一季度各类FOF前十大重仓股明细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22.3.31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