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A股三大指数弱势震荡,沪指收跌0.13%报3484点,深成指跌1.05%,创业板指跌1.77%。两市2590股上涨,1890股下跌,成交额不足9000亿,北上资金净卖出7.7亿。
盘面上,行业板块涨跌参半,化纤板块重挫居前,恒力石化跌8.6%;新能源车、锂电池、芯片、5G等概念跌幅靠前,宁德时代跌4%。中俄贸易概念股暴涨,矿产资源股强劲,煤炭板块领涨,兖矿能源涨8%;受益于天然气及油价大涨,油气股普涨;有色金属板块涨幅靠前,中国铝业涨8%;医药股多数上涨,航运、种业、三胎等概念活跃。
具体来看:
石油概念掀涨停潮。通源石油、仁智股份、贝肯能源、准油股份等股涨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布伦特原油站上110美元/桶,续创2014年以来新高。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要求限制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美国两党提出对俄石油进口禁令立法。另外,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欧美决定禁止俄罗斯部分银行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俄罗斯至欧洲油气运输或受影响,欧洲或需要通过海运进口美国、中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大幅增加运距。同时,若俄罗斯航运企业受到制裁,市场运力或产生空缺,或大幅推动即期市场运费上涨。
农业种植板块大涨。神农科技涨超12%,万向德农涨停,苏垦农发涨超5%,万辰生物、华绿生物等跟涨。随着俄乌局势导致黑海船运受阻,这个全球主要农产品之一的涨势延续。芝商所小麦期货涨停并创近14年新高,豆油期货创历史新高,马来西亚棕榈油也是不断刷新历史高位。芝商所玉米期货亦触及涨幅限制,这一标的年初至今已累计上涨22%。
工业金属概念涨幅居前。丽岛新材、宁波富邦涨停,中国铝业、神火股份涨超8%。华宝证券建议,供给端国内外均出现收缩,中长期看随着新能源及稳增长需求带动,国内铝、镍需求企稳回升,相关企业利润受益增厚,当前有色金属板块具备较好配置价值。建议铝板块重点关注水电比例高、产能成长性高的公司,以及国内再生铝龙头企业;镍企重点关注国内布局镍冶炼及三元前驱体一体化的公司企业;铜企业重点关注持续释放产量、成长性强的龙头矿企。
中药股持续走强。陇神戎发、众生药业、大理药业、龙津药业、紫鑫药业等涨停。光大证券研报指,中医药顶层设计提振全局,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2022 年中医药行业在政策和医保支持下有望迎来上行拐点,传统中药企业传承发展,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拥抱市场扩容和提标提质,中药创新药加速获批纳入医保,中药出海正当时,静待业绩兑现和价值重估。 随着行业标准、机制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医药行业呈现出中西医并重、扶持与规范并举、传承与创新并进的良好局面,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
煤炭股涨幅居前。兖矿能源涨超8%,平煤股份、昊华能源、潞安环能跟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召开电视电话会,对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会议指出,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有效传导,有利于稳煤价、稳电价、稳企业用能成本,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促进煤、电上下游协调高质量发展,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地产股高开低走。宋都股份、浦东金桥、财信发展涨停,新华联、广宇集团、珠江股份、金科股份等跟涨。昨日,郑州出台房地产新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住房贷款投放,下调贷款利率。同时,针对二套购房需求,取消了“认房又认贷”相关规定。中信证券称,政策具备示范效应,一个更密集的政策窗口即将开启,房地产市场销售将在2022年3月见底,开发企业投资信心有望在二季度逐步恢复。
锂电股震荡走低。恒力石化跌超8%,星源材质、天赐材料、中科电气、天赐材料跌超5%,宁德时代、蔚蓝锂芯跌超4%。消息面上,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工信部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瑞芯微跌超5%,圣邦股份、卓胜微、东微半导等跟跌。公司消息面上,瑞芯微3月1日晚间公吿,公司股东上海武岳峰及北京武岳峰亦合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834.5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0%。
今日,北上资金净流入32.5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3.27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9.29亿元。
展望后市,中金研报认为,市场正处于政策发力期,估值也调整至合理水平,中国市场的性价比在全球来看较为突出,对于中国市场不必过度悲观。我们建议未来3-6个月关注如下主线:1) 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新老基建相关板块。2) 年初至今调整较多的制造成长板块,如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3) 大宗商品供应风险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