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决战下一个PD-1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作家: 阿基米德Biotech

国内热门靶点如此拥挤,一个原因是新生代药企搭建的多为平台型架构,干坤未定,你我皆黑马,未来谁都有可能成为Biopharma,甚至Big Pharma。

这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站在金字塔尖的总是少数。

广谱抗癌药PD-1/PD-L1同质化最严重,仅肺癌适应症,申报企业达到42家,受理155件,平均每家有4件,卷到最后是跟自己过不去。

但创新药终归是医药医疗行业最宽广、最重量级的赛道,正在自我调整,分化分层,将形成一个复杂而健康的生态系统。

PD-1进入年终医保谈判节点,面临再次降价,但其价值依然重要,是泛癌种治疗的基石,联合用药的基础。

在PD-1之后,创新药企在争夺更多大品种,布局更宏大的联用矩阵。

差异化是最重要的生存路径,努力爬到金字塔顶尖也是一条路,唯有大癌种大品种的管线布局,方可支撑体量庞大的市值和研发投入。

从下一个PD-1的储备,可以窥见新一代综合型大药企的潜质。

靶点1CD47

CD47在多种实体瘤(如卵巢、肺、肝脏、胰腺、乳腺、结肠及胶质瘤)细胞及恶性血液瘤(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上呈现高表达,而且其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与PD-1一样属于广谱抗癌药,市场空间巨大。

2020年3月,吉利德科学49亿美元收购专注于CD47抗体研发的Forty Seven公司,收购金额为其市值两倍。半年后,天境生物以19.4亿美元将CD47单抗TJC4 License out艾伯维。

CD47抗体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毒性,造成短暂性的贫血。国内进度靠前的天境生物二代CD47抗体TJC4、康方生物二代CD47抗体AK117、信达生物一代CD47抗体IBI88在攻克副作用上都有实质性突破。双抗策略和联用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截至9月上旬,国内超过20款CD47药物进入临床或临床申请,其中单抗10种、双抗9种、融合蛋白2种。

CD47开始卷边,仅信达生物就布局3个管线。

国内 CD47 抗体药研发格局   据Insight数据

靶点2 CD73

CD73有望成为下一代肿瘤治疗的方向,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广泛表达于人体内皮细胞、淋巴细胞,靶向CD73的药物可以遏制肿瘤发展转移,并能与PD-(L)1单抗和/或A2AR抑制剂联用产生协同效应。

5月18日,德琪医药向CalitheraBiosciences支付2.55亿美元和低两位数的销售分成,以收购小分子CD73抑制剂CB-708,有望在治疗多种肿瘤的单药或联合疗法中释放巨大潜力,已完成毒理学研究,即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还没开始卷,全球范围内尚未有CD73靶点药物上市,拼的是进度。国内天境生物、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同样在列,天境生物的uliledlimab进展最快,已经在 II 期临床,与阿斯利康的oleclumab处在全球第一梯队。

康方生物联合疗法获批临床,CD73抗体AK119有望提高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新药AK104免疫疗法的疗效。

CD73 靶点国内竞争情况  据Insight数据

靶点3 TIGIT

TIGIT对多种肿瘤都有抑制作用,并能与PD-1药物产生协同效果,增强抗癌能力。

5月18日,施贵宝宣布以2亿美元首付、13.6亿美元潜在里程金收购Agenus还在临床前的TIGIT双抗AGEN1777。随后,葛兰素史克豪掷20亿美元入局TIGIT抗体市场。

全球尚无TIGIT药物上市,竞争格局良好。

国内在研TIGIT单抗共有7款,天境生物、康方生物、信达生物也有布局,信达生物、泽璟制药已申报TIGIT双抗。

百济神州先知先觉,一骑绝尘,TIGIT抗体Ociperlimab,与罗氏、默沙东一起跻身全球第一梯队,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食道肿瘤、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鳞状细胞癌、子宫颈癌,共有7项临床试验进行中,均已进入Ⅲ期临床。

10月22日,康方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TIGIT 单抗AK127 联合PD-1/CTLA-4 双抗AK104 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I 期临床试验在澳大利亚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综合型创新药企开始尝试打通各个大品种,形成N个组合的联用矩阵,以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释放管线的所有商业潜力,比如康方生物AK104(PD-1/CTLA-4双抗)联合AK117(CD47单抗)、联合AK127(TIGIT 单抗)、联合AK119(CD73单抗)的临床研究均在开展。

在整个上市公司体系中,最有进取心的群体是创新药企。

虽然面临着内卷和控费的困境,但是创新药企可塑性很强,连恒瑞医药都能自我调整,新生代药企会更快适应环境。

一家创新药企,如果两三个月不见,真是要刮目相看。

他们进化得如此之快,以致于要拿着标尺在后面追赶着衡量。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困境会倒逼进步。

据中信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到7600亿元,仍有超过6000亿元增长空间,2019-2015年CAGR高达32.12%,足以养活多家差异化药企和数家综合型药企,何况还要出海分享全球市场份额。

创新药产业链的崛起刚刚开始。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