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1.新增项目114个,历史最高,约占全球50%;
2.win-the-molecule非常成功,赢得一个跨国药企CMO订单,预计销售峰值超过10亿美元;
3.新签一亿美元疫苗订单。新冠今年30亿,明年20亿元。公司目前有130+亿的现金,财务状况非常好,公司 在基建方面也是今年高峰(84亿),经营性现金流将在明年转正
Q&A:
Q:团队建设进度以及人员规划?
公司今年人才和物料储备进展顺利,所以上调今年收入增速至75%, 明年至45%;目前已经超过10000人,全年有望达到11000人;之前的员工增速低于收入增速10%,未来人才增速会低于收入20%;持续看好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人才是公司持续成长的动力。
Q:CMO项目进展?
目前6个,年底有望达到7个,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2025年有望20个;肿瘤领域 CMO在2025年之前有双抗、ADC、单抗(tigit、CD47、DR4、自免的FcRn、老年痴呆、amicus庞 贝、乙肝等);2025年有5个产品的终端销售峰值可以超过50亿美元,有5个产品收入超过10亿美元。
Q:新冠项目预期20亿,如何做到2022年收入增长?
①follow-the-molecule,明后年也可以加120个项目,公司整体收入增加;②持续win-the-molecule;③商业化进展。
Q:mRNA的订单?
前面两家mRNA很难进去,公司在和其他公司洽谈,如果谈成是一个额外的激励。
Q:CDE政策的影响?
头部药企的药物开发相对更新,并且关注国际市场,新的政策对他们没有影响, 公司一直是做相对头部的客户。
Q:销售分成收入预期?
2025年,5000万-1亿美元的销售提成。
Q:2022年产能利用率情况?
明年释放的产能大部分是为了2023年、2024年的业务,产能爬坡相对平缓。
Q:2023年及之后的业绩预期?
主要看产业的变化,公司的目标是维持40%左右,维持行业增速两倍的增速。
Q:合伙人计划详解?
①选择的是公司内部最优秀的一部分人成为全球合伙人,通过激励一部分,鼓励 更多人,普通员工也是可以成为公司的合伙人;②股票激励是5个10亿人们币的股票池,由当年的合伙人分配,预计分成3年分配,分别为3亿、3.5亿、3.5亿;③需要员工在公司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业绩 基准是2020年,股票是新发行。④全球合伙人一定是推动公司多年业务发展的人,包括各项技术领军人务、海外业务拓展人员等等。⑤里程碑,考虑两方面,包括市值的大幅增长或者公司业绩高增长。
Q:公司在全球新药项目50%份额?
根据全球新IND项目进行估算总项目数量,公司从5%的比例达到目前50%;新冠让公司在全球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会持续增强。公司会持续做好生物药、疫 苗等药物方向的发展。客户持续关心的是公司能不能持续做好服务,公司积极在扩大市场份额。
Q:如何看待大药企与药明生物的关系?
大药企的能力是临床推进和商业化,公司和台积电很像,作药的能力强于跨国药企,公司的执行力较强、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目前跨国药企的外包意愿在加强。
Q:如何实现每年120个项目数量增长?
进入临床的项目数量目前有200个,每年按照10%左右进行增长,公司维持50%以上的市场份额,实现120+个新增订单。今年还有并购的帮助,未来没有并购,也 可以实现目标项目数增长。
Q:新技术的布局?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较高,了解客户需求;公司高管们经验丰富;外部咨询。未来新 的技术路线,药明生物进行积极布局。
Q:CMO的签订规则?
通常是两家CMO,药明生物提出全球双厂,因此也有一些项目和公司签了独家供应,比如amicus的庞贝药物。
Q:一级投融资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药明生物的影响?
①投融资对行业肯定有影响,但对药明生物影响很弱。生物制药的头部企业融资能力较强,这些公司往往找药明生物合作;②中国和海外的一级投融资节奏不同,也会平滑药明生物的业务收入;③药企更重要的是管线是否值钱;④持续有新客户来找公 司,没有感觉到融资变得很困难。
Q:疫苗业务的发展情况?
新冠疫苗共4个,一个上市成功,一个即将上市,一个在临床一期,还有一个已经terminated。非新冠的疫苗,公司目前已经有6个产品,目前都还在临床早期或者临床前,所以 需要等一定时间。
Q:商业化CMO签单节奏?
一般在FDA批准之前1-2年,客户就会和CDMO进行签订。
Q:一次性反应器的大规模应用?
中和抗体已经应用了,总产量达到1000公斤,毛利率也维持较高。
Q:CAPEX的规划?
2022、2023年分别约50亿人民币
Q:产能建设与并购?
公司在中国和海外看一些新的并购产能,因为并购更便宜,大部分是70%的价格 就可以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