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最新交流纪要及解读
交流要点
1.最新经营情况方面,今年线下门店的结构和业务结构比疫情前更健康。目前非枢纽门店高于枢纽店,终端零售占72%;下沉市场店也更多。自营店收入占比降低,互联网渠道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2.新店方面,直营+特许门店数合计2,270家,其中上半年特许门店新增511家,特许门店数合计达1,109家,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2.3%。期内,公司大力布局非窗口店,上半年非窗口门店数达1,999家,占公司总店数的88%,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至72%,对抗击新冠疫情有结构性帮助。
3.开店指引方面,武汉模型理顺后可向其他城市复制。公司内部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总结武汉模式经验。未来计划2023年开出4-5千家门店,主要是高势能门店开店计划。如果考虑到社区店,到2023年门店增长有很大空间。
经营情况
7月比6月更好一些,当时觉得如果疫情没有反复,当时预期下半年会一路向好。8月份主要是交通枢纽门店受疫情影响较大。
今年线下门店的结构和业务结构比疫情前更健康。8月份也体现出,抗风险能力更强。1)现在非枢纽门店高于枢纽店,终端零售占72%;下沉市场店也更多。2)自营店收入占比降低,互联网渠道占比提升。
7月份,公司平均单店店效和上半年4/5月份接近,上半年恢复到2019年的7成,4/5月份接近9成。8月份有所下降,主要是交通枢纽,其他的门店影响不大。8月公司担心疫情对9月初开学有影响,但9月初看来开学是正常的。福建疫情也是小范围的。
7/8月份开店进展:年初指引800-1000家,上半年开了551家,7/8月每个月开出接近100家,开店趋势向好。上半年70%都是老加盟商开的。8月疫情担心开店放慢,但其实8月有一些稀缺门店资源都出来了。内部分析,可能是疫情环境下大家对于投资更谨慎,奶茶(投资在大几十万)、小型餐饮等业态开店放缓。
选址:一种是加盟商有门店资源,带店申请,公司会进行测算,合适的话再开;另一种是和公司一起,谈门店资源。公司的选址团队很专业,加盟商在门店资源上和公司互补。目前直营店还在继续寻找优质交通枢纽资源,特许加盟商主要在商圈街店和社区拓店。
武汉社区店:超过200家,6-7成为加盟商开的,从去年开放特许加盟后开出来的。店效9万,年化一百多万,比同行高出很多。原来认为社区消费者更喜欢散装等性价比高的产品。但目前看来,社区店的消费者还是以年轻人为主,与核心商圈的客群相同。只是消费场景的不同。
社区店在所有门店中租售比是最低的,4%左右。面积也小10-15平左右。内部希望特许商18个月回本,现在看来大家的回报期都比18个月要短。整个武汉各个类型门店共400家。现在核心策略还是加大门店密度。
其他城市:开什么类型的店比较随机,不是统一布局。公司认为把武汉模型理顺后,可以复制到其他城市。公司内部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总结武汉模式经验。
之前给的指引是2023年开出4-5千家门店,主要是高势能门店开店计划。如果考虑到社区店,到2023年门店增长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Q&A
Q:上半年毛利率提升,吨均销售成本降了14%,能否拆分一下?
A:主要是整合供应链实现的。吨均生产成本降了14.6%,其中原材料贡献了50%,供应链全链条的管控贡献了30%,另外有两成是因为2020年产量下降的影响,今年产量上来后,对固定成本有摊销。
全年看,吨均成本预计降4-5%。原材料价格不确定性,下半年推出高附加值高成本单品,吨均成本会提升,但毛利率不会降。
上半年新品:香辣虾球,最近:鱿鱼,成本更高售价更贵。
Q:定价策略?公司会否考虑卖散装?
A:公司产品价格带比较宽,有九块九的引流产品,也有大盒装中盒装小盒装。未来也会针对社区店研发,因为社区有佐餐需求。
公司产品定价包含包装成本,包装产品价格和友商类似。
散装对于公司没有任何技术门槛,做盒装还是对食品安全的坚持。周黑鸭品牌不会做散装。观察到消费者对散装、热卤、餐桌卤的热情比较高,公司也在关注,未来可能通过子品牌模式或收购方式进行布局。
上半年物流成本盒均也降低了10-15%。整体看公司能力比以前明显优化。
Q:大股东上次减持,未来是否会继续减持?
A:之前6月主要是有一些自然人老股东有资金需求,不是周总一个人减持。现在已经把原来的合伙持股平台分拆,这样给市场传递准确的信号。老股东短期内也不会减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