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中报业绩加速蓝筹股分化,这些领域的高成长公司或迭创新高!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证券市场红周刊

春节后,核心资产走势明显分化,多数公司至今仍未能走出下跌趋势。专业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股价长期走势与业绩成长性高度相关,未来以“科创硬实力”和“盈利真本事”为代表的“新核心资产”将更受市场资金的追捧。

近几年,随着A股核心资产股价持续走高,其估值水平也是越来越高,部分公司估值早已大幅超过了历史高点水平,而随着估值的不断攀升,今年春节过后市场的调整,暴露了部分核心资产成长性明显不足的现实,体现在股价上,即至今也未能走出下跌趋势。

核心资产春节后走势分化明显

今年春节过后,核心资产出现一轮明显的回调。数据显示,2月18日至今,在上证指数回撤3.55%的背景下,在机构持股家数达到或超过50家的220家上市公司中(一季度末机构持股数据),春节后至今只有78家公司股价实现上涨,多达142家公司未能收复调整失地。

在个股涨跌上,核心资产中的航运龙头中远海控的涨势最猛,因身处周期行业且股价相对偏低,公司股价并未因春节后的调整而调整,相反是一路震荡攀升,至今累计涨幅已超过180%。通用机械行业细分龙头科沃斯在经历了2月18日~3月9日19.32%的回调后,也迅速重新步入上行行情,截至目前股价累计上涨了133.18%。与此同时,中伟股份、天赐材料、兆易创新、宁德时代等公司也均成功收复失地。然而与上述公司股价走势南辕北辙,被市场定义为“机械茅”“物流茅”的核心资产公司却在春节后表现不佳,跌幅超过了40%,而“猪茅”“药茅”“粮油茅”和“白电茅”等公司的股价也回撤了30%以上。

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定恒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牌白马股此前受益于流动性充裕估值被抬高,在流动性退潮后需要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速来消化偏高的估值。目前来看,传统白马股已步入估值消化期,而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则已通过盈利和高景气度率先完成估值消化。

业绩暴增推升股价迭创新高

记者统计历史数据发现,上市公司股价的长期走势与业绩成长呈高度正相关,核心资产也不例外。以近期股价涨势最猛的中远海控为例,其2020年度归母净利润实现了99.2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6.76%。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再次出现爆发式增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了5200.62%,而7月7日晚间发布的中期业绩预吿显示,上半年净利润额约为370.93亿元,同比预增幅度继续高达3162.36%。若以上半年181天计算,则中远海控上半年每天净赚金额逾2亿元。

今年中期业绩暴增30倍的中远海控前身为中国远洋,其在2011年、2012年时因国际航运持续低迷而连续两年沦为A股市场的“亏损王”,亏损金额分别高达104.49亿元、95.59亿元。2015年,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名称也更名为中远海控。也正是经历了一系列整合,公司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得到持续改善,特别是受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漫延影响,海运价格得到暴涨,而中远海控的业绩也因此获得持续快速增长。当年三季度,中远海控净利润从二季度的8.45亿元大幅提升至27.23亿元;四季度,归母净利润进一步跃升至60.67亿元。今年首季,单季154.52亿元的净利润已经足以和往年全年的利润额相比(历史数据显示,公司的利润峰值出现在2007年,全年净利润额为190.85亿元)。也正是因为业绩的持续大幅向好,市场资金也扎堆看多,进而推动公司股价在今年实现了快速上扬。

类似于中远海控,因业绩暴增而股价快速上涨的案例还有科沃斯、中伟股份、天赐材料、宁德时代等公司,从他们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全部实现了成倍的增长。以提前披露中期业绩预吿的中伟股份、天赐材料业绩预期看,两公司均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科沃斯、宁德时代虽然尚未公布中期业绩预吿,但若结合今年首季和去年上半年的利润额看,科沃斯今年首季的盈利额已经达到3.33亿元,超过了去年上半年的1.32亿元盈利额,这意味着公司只要二季度不巨额亏损,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已基本锁定。宁德时代亦是如此,其一季度19.54亿元的净利润同样超越了去年上半年19.37亿元的利润额。

核心资产表现内部分化将成为常态

因正式中报业绩将于7月15日才开始披露,核心资产的中期业绩整体表现如何尚不可知,但从他们一季度业绩表现看,多数公司还是保持了正增长趋势,基本面未出现明显恶化。或正基于此,市场上有不少声音认为,近期白马股的批量下跌属于非理性回调,为市场整体调整过程中的被动下跌。

对此,龙赢富泽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童第轶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核心资产标的长期获追捧是因为他们的盈利增长稳定,但若覆盘2019年以来的行情,确实有一些公司的股价已经超出了其盈利增长所能支撑的范围了。本轮核心资产出现分化走势,原因还是业绩、流动性和市场风格的共振而引发的估值修复过程”。

余定恒认为,虽然不少近期股价持续调整的核心资产一季度仍保持着较为稳定的业绩增速,但基本面其实已经发生变化了。比如白电龙头销售数据出现了下滑,保险龙头新增保费出现下降,医药龙头遭遇了4+7带量采购的政策压力,物流龙头则是处于竞争格局不断恶化的局面,等等,“在流动性回归中性的情况下,只有盈利确定更强的成长风格标的公司才会得到更多的资金追捧”。

那么,在经过了今年以来幅度不小的回撤后,核心资产们是否已经调整充分?对此,余定恒表示,现阶段的市场下跌依然处于持续发酵阶段,一方面有下跌趋势下引发的踩踏,另一方面则是资金调仓换股追捧热门板块的原因。“随着中报业绩的公布,如果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或出现环比增速恶化,也不排除将引发第二波下跌,目前来看蓝筹股的下跌依然处于发酵进程中。”

童第轶则表示,本轮核心资产公司批量调整虽然是由于业绩、流动性和市场风格共振而引发的估值修复过程,但在此过程中确实存在部分公司被矫枉过正出现错杀情况,在大幅回调后给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上车机会。

从长期投资角度分析,余定恒认为核心资产的分化走势将成为常态,未来市场偏成长的风格正在逐步形成共识,以“科创硬实力”和“盈利真本事”为代表的“新核心资产”更易被市场资金青睐。“中国的产业发展将逐渐走向轻服务重制造,投资者可以围绕“卡脖子”的高端制造、高景气度和中下游组件未被充分定价的品种去布局。核心资产中,新能源整车、半导体代工、光伏产业链的前景更为明朗,原因在于景气度高、溢价能力强叠加政策红利的推动。”

机构资金继续增持高成长股

逐步加仓超跌股

若观察近期国内外机构资金的仓位变动,可以发现采访对象所提到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概念确实获得了机构资金的高度认可。以锂电池概念股格林美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对其重仓的外资机构多达57家,最新持仓合计较二季度末增加了3058.06万股。观察公司的成长性,其今年首季净利润实现了150.42%的快速增长,而提前公布的中报业绩预吿显示,公司上半年也将继续保持120%~170%的大幅增长。近期走势凌厉的半导体概念股中环股份也被外资机构高度青睐,外资的最新持股较二季度末增加了2186.58万股,从其一季度业绩表现看,5.41亿元的净利润额已经超过去年上半年的利润。类似的,中远海控、旗滨集团等业绩快速增长且近期表现强势的公司,下半年以来均持续获得外资机构的增持。相反,一些如银行、家电、医药等传统龙头公司在近期则被外资机构进行了减持。

另外,对于一些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核心资产公司,外资近期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如传媒龙头分众传媒,春节以来股价回撤了36.6%,但7月份以来外资对其进行了4840.93万股的增持,为期间增持股数最高的龙头公司。立讯精密、万华化学、中联重科等公司,经过回调后,在近期同样得到了外资机构的看好,7月份以来增持股数均超过千万股。

虽然国内机构资金的持仓需要跟随各季度财报披露,但结合近日完成的大宗交易数据,我们也可以对其最新态度有所了解。一些国内机构资金似乎已经开始看好核心资产们回调后的机会,譬如玲珑轮胎、荣盛石化、海康威视、药石科技、爱尔眼科、贵州茅台等公司均得到了国内机构资金的净买入。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