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近期港股投资者在交易什么?南向资金抛科技买消费,外资增持科技龙头

本文来自中信证券研究,作者:杨灵修

2021年6月,港股市场经历了小幅回调,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0.7%/2.0%,相较A股整体并未明显跑输,但近期回调压力凸显,6月28日后经历了连续8日下跌。

从板块间表现来看,6月前期涨幅靠前的能源、医药等板块近期快速回调,反垄断叠加中概监管趋严进一步压制了港股互联网龙头,反观汽车与零部件、运动服饰等景气度持续向好,同时具备业绩支撑的细分赛道抗压能力凸显,仍保持一定的上涨势头。

根据我们跟踪的托管口径计算,近期市场连续下跌过程中,南向资金的流出规模明显扩大,但外资并未进一步减持港股资产,市场连续下行期间(6月28日至7月7日,下同)外资累计净卖出仅20亿港元(6月单月净卖出243亿港元)。

反观南向资金自6月28日以来累计净卖出214亿港元,在大幅抛售以腾讯、美团、小米为代表的港股科技龙头公司的同时反而进一步增配消费、医药等,其中消费板块中汽车与零部件、运动服饰等近期仍明显获得南向资金增持,吉利汽车、李宁、比亚迪股份为南向资金6月以来净买入较大的个股。

2021年6月以来,港股市场主要指数呈现出“倒V”走势,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单月分别下跌0.7%/2.0%,期间更是经历了指数连续8日下跌。

板块间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前期涨幅居前的能源、医药板块近期回吐压力凸显,自6月28日以来明显跑输工业、公用事业等传统经济板块。此外互联网龙头在过去一段时间股价进一步遭到压制,反垄断持续发酵叠加中概监管趋严引发了市场对于相关上市公司的担忧。

在市场连续下行阶段,从资金端来看,外资和南向资金流出规模有所扩大,我们按港交所托管口径计算,自2021年6月1日至7月7日经过计算后的外资累计流出港股市场规模接近241亿港元(其中自6月28日以来的7个交易日累计净卖出20亿港元),反观香港本地资金,自6月以来净买入约748亿港元(其中自6月28日以来的7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350亿港元)。

6月以来南向资金大幅减持港股科网巨头,加码估值调整、潜在收益率上行的优质“消费类公司”

6月中下旬,南向资金已出现一定的流出迹象,过去两周(6月28日-7月9日)累计净卖出超过214亿港元。行业配置上,近期南向资金的投资行为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特征:

1)近一年来首次连续净卖出港股计算机、电子元器件板块,且过去两周减持规模明显扩大,腾讯、美团、小米集团自6月28日以来减持幅度最大;

2)市场连续下跌期间(6月28日-7月7日)南向资金对于餐饮旅游板块的减持力度加大,期间累计净卖出超过40亿港元;

3)汽车、运动服饰以及医药板块自6月以来获大规模南向资金涌入且近期增持依旧保持稳定。从个股层面来看,吉利汽车、李宁、比亚迪股份、药明生物等近期获得南向资金增持。

市场持续下跌过程中,外资并未进一步减持港股资产,反而香港本地资金大幅增持港股。

从板块的角度来看,6月以来外资减持香港本地地产和日常消费板块,同时增配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而香港本地资金在6月大幅增持本地金融地产股。中资股方面,近期外资延续6月初的配置方向,相较5月明显增持估值调整后的科技股,外资在6月大幅减持可选消费板块,上半年累计净卖出达到1145亿港元,但自6月28日以来整体减持节奏有所放缓。反观香港本地资金近期大幅增持港股中国资产,在市场连续下行阶段维持6月对于中资可选消费、金融以及科技板块的增配。落地到个股层面,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集团近期获外资增持规模较大。

内外资“定价权”的迁移。

2021年6月末,外资在软件与服务(主要是腾讯控股)、零售业、房地产以及生物制药等行业依旧具备主导力,但内地投资者的影响不断抬升。南向资金在半导体、电信服务、能源、媒体以及银行五个板块的市值占比超过20%。个股层面,截至2021年6月30日,南向资金在山东墨龙(67.1%)、保利物业(46.0%)、天津创业环保股份(44.0%)的持股比例最高。

风险因素:

中美关系恶化,海外疫情蔓延持续超预期,中国及全球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国内流动性收紧,外资持续流出中国市场。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