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三千亿的紫光集团深陷破产危机:一场“买买买”引发的惨案!

在北大方正走向破产重组之后,清华系的紫光集团也遇到了麻烦,因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券,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从外界看来,曾经豪言要买下台积电、合并联发科的紫光集团是有一个芯片梦的,希望以收购的形式构建一个“芯片帝国”。但如今看来,当年在市场上用高杠杆成功收购的资本交易已不复存在,也为紫光集团如今境遇埋下了种子。

7月9日晚间,紫光集团发布公吿称,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债权人徽商银行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1

早已暗流涌动

紫光集团的前身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1988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5年后公司改组清华紫光集团,而后完成改制,正式更名为紫光集团。

虽然早期靠着清华打出了名声,但公司在经营上却面临着困境;2010年,清华大学决定着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并引入赵伟国担任董事长,也正是他开始套用了资本模式,带领公司走向了资本运作的收购之路。

2013年,紫光斥资17.8亿美元收购在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公司展讯通信,进军芯片产业。紧接着又在2014年,以9.07亿美元收购了另一家从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公司锐迪科。并将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紫光展锐,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公司,排在高通和联发科之后。

2015年,紫光集团斥资25亿美元收购惠普旗下公司新华三51%的股份,成为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领军企。

同年还成功挖角台湾DRAM教父的前华亚科董事长高启全担任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引发半导体业界震撼。赵伟国也曾狂言要收购台积电与联发科。

看似光鲜亮丽的紫光集团,早有危机爆发的线索。

早在2020年10月底,紫光发布公吿称,决定不行使“15紫光PPN006”永续债的赎回权。这一公吿成为了集团债券的导火索,当日下午,“18紫光04”和“19紫光02”等存续债均跌超20%,盘中临停。

而后11月中旬,“17紫光集团PPN005”未能与投资人达成展期协议,是紫光集团首支违约的债券。

截至目前紫光集团有 “16紫光01”、“16紫光02”、 “19紫光02”等6只债券违约。据统计,当前违约的本息共计约68.83亿元,而今年12月底还有一支13亿元规模的债券将到期。

除了连续发生的到期债务违约、发行的债券价格跳水外,紫光集团的主体信用评级也面临着被下调的情况,中诚信国际将紫光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调降至C。

2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截至2020年6月,紫光集团的总资产将近3000亿元,尤其是在芯片行业,集团斥巨资投入储存器芯片制造产业,并通过收购打造了紫光展锐这样表现优秀的公司。

但导致紫光集团走到今天这个境遇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步子迈得太大,扯到关键部位了。

自2010年至今,紫光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收购,据不完全统计,并购数量超过60起,投入的金额也已超过1000亿元。

不得不承认,大手笔的并购提升了紫光的行业地位不断提高,集团的体量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变的庞大,资产从2012年的66亿元,涨到了现在的近3000亿元。

同时这也给公司造成了巨额债务压力,截至2020年6月,集团总负债规模达到2029.38亿元,相比2012年底的47.47亿元暴涨了43倍。

在这两千亿的债务中,有将近800亿是短期借款和一年以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而融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2019年紫光也仅发行了2只境内债。且最早总计花费近27亿美元收购合并而成的紫光展锐,并没有实现规模盈利,其上市计划已曝出多年但并未完成。

受到并购的大额支出和融资环境趋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紫光集团在逐年亏损,据2020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利润为-40.3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0.71%;净利润为-45.4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3.01%。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09%、73.42%、73.46%和68.41%,由于其并未上市,目前还尚未披露2020年年报及2021年半年报。

这么来看,紫光集团已经被“套牢”了,半导体芯片属于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紫光目前尚未从这些项目中获得回报,而当下的资本市场也已经不再允许这样高杠杆收购的做法。

虽然紫光集团作为顶层控股的母公司负债累累,但其下属的公司紫光国微、学大教育(紫光学大)、之间只是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子公司的业务并没有受到波及。

紫光国微也在7月9日晚发布公吿称,目前紫光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进入重整程序后,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产生影响。但公吿也表示,债权人申请重整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

从这几家“紫光系”的上市公司业绩来看,紫光股份2020年实现营收597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 18.95 亿元,同比增长 2.78%;旗下控股子公司新华三保持较快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368 亿元,同比增长 14.1%。

数据显示,2020年新三华在企业网路由器市场份额达到30.8%,排名第二;在企业级WLAN会场份额达到31.3%,连续十二年排名第一。而随着5G的全面铺排,其运营业务拐点已至,收入达56.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

而紫光国微2020年实现营收32.7亿元,同比增长26.38%;实现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98.7%;主营业务特种集成电路毛利率占营收增加,且这部分在现代军事武器中广泛运用,美国的科技封锁、我国的政策支持等因素也会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提供机会。

(紫光国微净利润)

3

总结

说到底,司法重整是一种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化解方式,也有利于化解债务人的债务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由于紫光集团债务规模较大,卖股票回笼资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所以并不会以减持子公司股份的形式还债,且像是紫光国微、学大教育这类有单独治理架构的子公司,紫光集团也仅是股东之一,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今日的股价也能看出来市场的反应,受此影响紫光股份表象强势,封10%涨停,机构表现数值远远高于市场整体的3,达到20.75,资金运作非常活跃;紫光国微收跌1.46%,学大教育微跌0.04%,整体表现也较为平稳。

从其细分赛道上来说,公司的基本面逐渐稳固,其业绩还会持续向好。但从目前来看,紫光国微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滚动市盈率为108倍,投资者也可以等待估值合适的击球区。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