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五年内实现千亿营收,碧桂园服务(06098.HK)的使命感
格隆汇 06-18 18:46

“碧桂园服务要有使命感,要率先在行业探索‘新物业发展路径’。”

 

在5月20日,由亿翰智库、嘉和家业主办、格隆汇协办的第四届“2020中国不动产金融论坛”上,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总裁李长江先生在接受专访时,这样对格隆汇表示。

(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总裁 李长江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成立的物业服务公司,碧桂园服务确实秉持着行业老大哥的风范,在规模、市值、服务等方面一直排在前列,在国内外评选的众多榜单中占据着领先的位置。

 

活动当天,李长江介绍了碧桂园服务未来五年的规划,表示“碧桂园服务去年年底的时候提出过一个目标,五年内,也就是从2021年到2025年,碧桂园服务的年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就千亿营收进行拆分,物业服务、增值服务和城市服务分别要达到500亿元、300亿元和200亿元,商业服务作为补充。”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喜闻乐见于企业的营收与扩张,当知道了一家企业未来几年的规划后,总会想要了解一下这家企业目前的实际营收,以及与这个既定目标的距离有多远。

 

今年3月22日,碧桂园服务公布了上一年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0年末,碧桂园服务营收突破150亿大关,实现收入约156亿元,同比增长61.7%,净利润约27.82亿元,同比增长61.9%。其中,碧桂园服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152.15亿元,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分别为2.48亿元和3.6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8.21%。

 

从财务数据来看,毫无疑问,碧桂园服务目前的资金情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充裕的。但是要实现“五年内营收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根据2020年年报,碧桂园服务去年物业管理服务(除“三供一业”业务外)收入约为86.07亿元,仅约为营收目标的六分之一。另外根据碧桂园服务管理层的目标,到2025年,碧桂园服务合约面积将超过18亿平方米。截至2020年末碧桂园服务合约管理面积(除“三供一业”业务外)为8.21亿平方米,要实现2025年的目标还有近10亿平方米的缺口。

 

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五年中,碧桂园服务每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速或需要超过40%,每年可能至少需新增合约面积2亿平方米,才能如期实现目标。

 

可要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李长江表示:“规模不是一个绝对的选择。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均衡,既要有规模,又要在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好的经营,而且经营结构要好,否则的话方向就错了。”

 

显然,除了自有面积补充之外,外拓不可避免。事实上,碧桂园服务在募资公吿中分析认为,物业管理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行业边界与内涵正在重塑,行业整合速度加快,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公司未来将通过收并购建设自身能力,强化自身竞争力。

 

而在谈到“收并购”这一话题时,李长江打趣地说道:“有朋友会发现这两年,我们不仅收购物业公司,还包括保险经纪公司、电梯公司、市政环衞公司以及传媒公司。我会跟团队说,我们要有使命感,在做一些动作的时候要慎重,要把控好业务成长的方向。”

 

玩笑过后,李长江表示,收并购需要慎重,同时也要讲求质量。在追求规模的时候,更讲究规模的质量,并且这种规模的收并购不仅局限在单纯的物业公司,还包括增值服务、城市服务相关的其他产业,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碧桂园服务收并购的蓝图。

 

除了分享未来公司规划及扩张的内容,李长江也谈到“收购公司后毛利率表现”这一问题。

 

“毛利率波动是确实存在的问题,但在我看来这是健康的表现,可以助力公司更好地发展。对于上市企业,我觉得大型企业的设计能力并不是核心竞争力,高效的融入、创收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比如说,我们公司有严格的业绩要求,我们收购的公司就要尽快接受和融入到我们的业绩文化中,这其中还包括各部门的业绩考核、公司存在的短板等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需要时间,解决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影响毛利率,这种影响我们是可以接受的,需要做一些调整,才能推进更好的发展。”李长江谈到。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