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天津禮仁投資是高瓴在A股另一家投資公司,這家資管的持倉其實也是代表着高瓴資本在A股的持倉,這幾天,隨着各大公司財報的披露,天津禮仁投資的動作進一步被人知曉。除了上海機電外,天津禮仁投資又新進在兩家龍頭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系列:藥明康德、長城汽車。
作為醫療細分領域CRO龍頭公司,高瓴資本必然不會忽略,在很早的時候,高瓴就投資了這家公司,而在去年第四季度,高瓴又再次加倉。從藥明康德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來看,高瓴兩隻基金分列其第五和第六大流通股股東。期末參考市值合計超58億元,足以看出高瓴資本對於這家公司的看好。
藥明康德是為全球生物醫藥行業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新藥研發和生產服務,根據資料顯示,藥明康德承載着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4100多家活躍客户夥伴的研發創新項目,在中國、美國和德國等地擁有29個研發生產基地/分支機構,在全球擁有約21900名科學家及技術人員,員工總數至2020年底達到26240名。
主營業務分為四大板塊:中國區實驗室服務、CMO/CDMO服務、臨牀研究及其他CRO服務、美國區實驗室服務。主要收入來自於境外客户,中國區實驗室服務與CDMO/CMO服務兩大業務板塊為公司核心業務,貫穿化藥小分子研發生產全生產鏈,營收佔比維持80%以上。
而整個CRO領域在去年迎來資金關注,主要邏輯在於目前整個的新藥研發投資回報率逐步下降,直接導致海外研發端藥企降低成本那麼傳導產業端便是醫藥研發外包需求快速增加,訂單轉移到亞洲地區,中國作為主要的CRO產業充分收益此次產業轉移。
另外一點在國內,隨着政策層面越發重視研發同時醫改控費下仿製藥企迎來洗牌,資本市場也歡迎虧損的創新藥企上市,直接導致資金逐步轉向研發藥企,那麼醫藥外包企業同樣收益。
藥明康德充分受益於這兩波的產業變革,市場地位來看,藥明康德的臨牀CRO業務規模迅速增長,2019年按在中國以臨牀相關收入計僅落後於泰格醫藥及3家國際龍頭CRO之後,排在國內第五名。
最新的業績來看,藥明康德在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9.60億元,同比增長59.62%;營業收入約為165.35億元,同比增長28.46%;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27元,同比增長56.79%。其主營業務為CRO業務、CDMO/CMO業務,佔營收比例分別為:67.92%、31.94%。
在天津禮仁另一個持倉上面,出現了去年下半年的牛股,順週期龍頭:長城汽車。根據資料顯示,天津禮仁持有長城汽車期末參考市值在3.8億元,是該公司第九大流通股股東。
長城汽車作為國產車企的代表,主營業務包括汽車整車與主要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整車銷售佔公司營收比重常年維持在90%以上(2019年汽車業務營收佔比89.65%主要系工廠交貨模式的運輸費用從整車收入中剝離所致),下設長城皮卡、哈弗、WEY、歐拉新能源四大整車品牌。
去年,2020年是長城汽車戰略轉型之年,公司於7月發佈三大技術品牌“長城檸檬”、“坦克WEY”以及“咖啡智能”,分別定位城市出行、專業越野以及整車智能。
疊加社會逐步走出疫情影響下,政府在消費端出台優惠政策刺激消費。長城汽車的銷量開始上升,根據浙商證券報吿來看,2020Q2開始長城汽車迅速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除4月同比略降3.6%以外,5-12連續8月同比增長17%以上,增速超行業平均,12月銷量更是達到15萬輛,連續三月創2016年12月以來新高。
而且單車盈利水平穩步提升,2020Q2、Q3單車毛利分別達到1.69、1.74萬元,同比+43.2%、+2.5%;單車淨利分別為0.73、0.50萬元,同比+103.0%、-16.9%,Q3淨利降低主要系四費增加導致。
另外一點,新能源汽車成為風口,全球開始逐步縮減碳排放,未來的汽車的方向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主,而長城汽車這類的老牌車企則是擁有先發的優勢。所以,在去年下半年,長城汽車的股價迎來一波炒作,從低點7塊多到51.22元最高價格,區間漲幅累計達到5倍。
而且,最新的公佈的業績來看,長城汽車在20年實現營收1033.1億元,同比+7.4%,實現歸母淨利潤53.6億元,同比+19.3%。20Q4實現營收411.6億元,同比+22.4%,實現歸母淨利潤27.8億元,同比+75.8%。尤其是第四季度毛利率與淨利率同比提升。
像高瓴資本這種頂級的資管公司,擁有者比普通投資者更強的研究優勢,也是能夠發現市場牛股的根本原因。相對於投資而言,更多並不是所謂的抄作業,畢竟當持倉更新出來,相關公司大都已經被炒作上去了,應該看的高瓴投資的賽道,長期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