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果鏈巨頭立訊精密的陰跌之旅還沒到頭。
今日,立訊精密再次高開低走,盤中一度跌近5%,截至收盤跌逾3%,股價現報40.85元,創2020年6月以來新低。成交額超過45億元,最新總市值2874億元。1月中旬至今的37個交易日內,立訊精密累計跌逾34%,市值蒸發近1600億元。
消息面上,根據一份新的報吿,蘋果正在削減所有iPhone的計劃產量。據業內消息人士稱,蘋果要求供應商將產量比去年12月的計劃降低20%。
但昨日中午,蘋果產業鏈某龍頭公司相關負責人直指此條消息為謠言,並表示,“實際上,需求不但沒有減少,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的銷售反而比預期還好。”
與此類似,2月20日,蘋果最大代工廠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也曾公開表示,第一季度淡季不淡,今年上半年行業景氣度應該相當不錯,需求端延續了去年底的狀況。
近期股價同樣受挫的歌爾股份內部人士則迴應稱,二級市場股票波動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公司目前整個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綜上所述,有關蘋果砍單的真實性有待考量。實際上,4千億科技大牛股之所以跌跌不休,遠非受一則真實性存疑的消息影響這麼簡單,還要考慮到其它因素。
首先,就是立訊精密被捲入美國337調查的事件。
1月22日,一紙訴訟將立訊精密抬到輿論的風口浪尖:美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決定對特定電連接器和保持架組件及其產品發起337調查。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東莞立迅精密工業有限公司涉案。
該調查由美國安費諾公司於2020年12月18日依據《美國1930年關税法》第337節規定,向ITC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上述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請求ITC發佈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即使立訊精密很快做出迴應稱,表示本次337調查對公司目前的生產、經營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但資本市場還是做出了很大反應:1月25日週一,立訊精密收跌4%,次日續跌4.4%。
圖片來源:公司公吿
337調查,究竟對立訊的影響幾何?
實際上,337調查案與之前中芯國際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性質不同,其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30年關税法》第337節及相關修正案進行的調查,調查對象為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以及進口貿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競爭。
也就是説,337調查本質上是一起專利知識產權爭議案件。
若美國公司勝訴,立訊精密的相關產品在對美國進出口時將受到限制。根據立訊精密的公吿,該公司有5個美國專利涉及到本次337調查。
由於337調查的規則設計偏向美企,制裁嚴厲,並且申請發起調查的門檻很低。因此,其可謂是美國保護本土企業的一把大棒,很多公司都願意選擇這個武器來打擊競爭對手。
此前,國內的移遠通信、京東方A、彩虹股份和TCL科技等上市公司均遭到過美國的337調查。但聯想集團曾迴應媒體稱“這種事經常有,沒啥影響”。
337案調查成本很高,並且涉及專利的337調查,一般持續時間較長,短期內難看到影響。但在調查期間,立訊精密的生產經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因此,本案對立訊影響到底有多大,還是要看最終的調查結果。
另外一方面原因,則產生於立訊精密公司內部。
資料顯示,2020年,立訊大股東多次大額減持。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立訊有限及王來勝共計減持股數為3.77億股。按照2020年7月22日53.2元/股的價格來計算,總計減持金額超過180億元。
數據來源:IFinD
資料顯示,立訊精密股東的多次減持,或與公司潛在的收購計劃有關。
2020年,立訊精密對外投資了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和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兩家公司;2021年2月3日,立訊精密的投資標的日鎧電腦完成交割,立訊精密及全資子公司合計持有日鎧電腦50.013%股權。
此外,2020年12月17日,立訊精密旗下立景創新收購高偉電子合計3.74億股股份,約佔後者已發行股份的44.87%;截至2021年2月4日,立景創新擁有高偉電子發行股份的比重已達到50.41%。
從通過對外收購和投資向產業鏈下游進行縱向佈局可以進行推測,目前,立訊精密的橫向發展或許已經遇到了一些瓶頸。
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立訊精密實現歸母淨利潤46.8億元,預計2020全年的累計淨利潤為70.71億元至73.06億元。按此計算,2020全年的淨利潤增幅預計為50%至55%。
然而,2018到2019年,立訊精密淨利潤的同比增長分別為61%和73%。因此,2020年公司的淨利潤增速實際是放緩的。
數據來源:IFinD
因此,在立訊精密業績確定性受到市場懷疑的情況下,再疊加337調查和蘋果砍單的消息面影響,立訊精密股價受挫也就在情理之中。
2020年,受蘋果發佈首款5G手機、iPhone 12系列出貨超預期等因素影響,蘋果產業鏈公司股價大漲。尤其是龍頭公司,更成為機構抱團的對象。數據顯示,2020年,藍思科技漲幅達123.56%,歌爾股份漲88.33%,立訊精密的漲幅也超過了100%。
受資金炒作影響,今年1月中旬左右,立訊精密PE估值一度達到了近70倍,已經處於比較高位的水平。
數據來源:IFinD
因此,在市場預期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泡沫破滅,高估值的科技股勢必會受到巨大的衝擊。除立訊外,藍思科技與歌爾股份1月中旬以來同樣陰跌不止。
不過,在消費電子行業增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立訊精密作為行業龍頭公司,依然在新品份額獲取、市場份額提升方面更有優勢。
3月23日,蘋果即將召開春季發佈會,屆時將發佈新款AirPods,並提供高中低不同價格段的TWS耳機滿足用户。有望對立訊精密的業績實現增厚。
機構預計,立訊精密TWS耳機行業今年整體保持在20%-30%的增長,同時佔有40%份額的蘋果新手錶組裝業務也有望實現一倍以上的出貨量增長。因此,今年,立訊精密的業績仍然有許多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