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港股滿屏綠!醫療生物板塊開盤重挫2.6%,而後向上反彈。
板塊內分化明顯,前期暴漲的龍頭個股仍不改下跌趨勢,而中小盤醫藥生物個股表現相對較好。具體來看:角膜塑形鏡龍頭歐普康視跌幅居前,暴跌11%;牙科龍頭通策醫療大跌6%,節後以來短短7個交易日,其股價跌逾30%;愛爾眼科、泰格醫藥、九洲藥業等個股紛紛跟跌。
反之,濟民製藥、達安基因漲超8%。其中濟民製藥自2月18日低點以來,一路高歌,反彈53%左右;達安基因則因業績大增而股價齊飛,旗下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等產品銷量受益於疫情而大幅增長,公司昨日發佈業績快報稱,2020年營業收入為53.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6.70%;歸母淨利潤24.33億元,同比增長2539.66%。
除此之外,上海醫藥、潤都股份、三鑫醫療漲超7%。
港股方面,截止發稿,醫療及醫學美容服務領跌6%,其中恆大汽車領跌7.46%;香港私營綜合醫療服務提供商盈健醫療跌幅居前,暴跌7.69%;去年年底上市的醫美服務供應商瑞麗醫美亦跌超7%。醫療保健設備板塊整體下跌2.6%。
對於今日醫藥生物表現相對抗跌的原因,主要是近期市場對於流動性收緊的預期,以及估值泡沫破裂的擔憂,疊加債券利率上行,隔夜外圍市場出現大幅下跌的局面。受此影響,A股開盤繼續跟跌,而醫藥生物亦難以避免。
近期,在全球整體疫情改善、疫苗接種加速以及美國新一輪1.9萬億財政刺激漸行漸近的背景下,市場對於經濟復甦增長和通脹預期進一步向好,同時,市場預期流動性收緊問題也提上日程。
儘管此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將保持利率接近零,直到充分就業和通貨膨脹上升到2%,並有望在一段時間內適度超過2%,並表示寬鬆貨幣政策將繼續存在。但從美債收益率來看,10年美債利率昨日不僅突破關鍵關口1.5%,更是在盤中一度創下1.61%的高點,為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
(來源:中金公司)
利率飆升對估值的壓制會立竿見影,高估值的科技股成為重災區,可以看到美股市場尤其是以科技成長股為主的納斯達克大跌3.5%,道瓊斯和標普500指數分別下跌1.8%和2.5%。
不過,就A股而言,前期醫藥板塊漲幅明顯,高位醫藥股普遍存在估值過高的情況,尤其是細分領域龍頭股,存在明顯的估值泡沫。而這一波殺估值的環境下,龍頭股成為重點下殺估值的對象,這也是為何本輪下跌板塊內分化的主要原因。譬如,醫美龍頭愛美客連續7日下跌,累計跌幅近30%;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7日下跌16%;眼科龍頭愛爾眼科則下跌20%。
站在當前時點來看,龍頭股估值仍處於較高水平,殺估值的情況可能還會持續。而中小醫藥股受到業績及低估值的影響,對其股價上漲具有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