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2月10日發稿,金晶科技下跌8.29%,早盤曾經跌停過。
(數據來源:格隆匯)
2021年1月10日,公司發佈定增方案,擬募資14億元,用募資資金投資7億元於寧夏太陽能光伏輕質面板項目和7億元馬來西亞三期(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項目;其中寧夏建設週期24個月,馬來西亞建設週期18個月。
對於這份定增方案,由於建設週期過長,最快投產的馬來西亞產線也要到2022H1,我認為市場可能對2022年光伏玻璃產能過剩有一個擔憂;首先我認為這個擔憂是正確的,但是公司轉型光伏玻璃是處於一條好賽道;長期看公司選擇沒有大問題。
受益於硅片大尺寸推廣以及低利率的市場環境,光伏硅片和組件廠商大幅擴張產能,而光伏玻璃作為產能彈性較低的行業,其一旦點燃工作間,便會在短期內不熄火。所以在2020年硅片和組件迅速擴張的情況下,光伏玻璃經歷了一波漲價潮,從24元漲到42元。
(數據來源:iFind 格隆匯研究院整理)
但隨着光伏玻璃廠商持續擴大產能的影響,預計2021年光伏玻璃會經歷緊缺、結構性緊缺(182和210緊缺)、和全面滿足需求的階段;而到了2022年光伏玻璃可能面臨產能過剩的影響。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預測,2021年至2025年全球光伏組件需求的每年增幅將達到20%以上,考慮組件功率提升及雙玻組件替代等因素,國內光伏玻璃產能規模需由目前的25,000t/d水平增長至30,000t/d水平。
而市場預計擴產後2021Q4的產能能達到50,000t/d水平。所以到了2021Q4光伏玻璃已經滿足了市場需求。
這是我認為市場對公司定增計劃的一個恐慌,導致早盤跌停。
長期來看受益於“碳中和”、美國新總統重新加入巴黎計劃、硅片大尺寸以及雙玻滲透率持續提升影響,公司轉型光伏玻璃賽道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寧夏地區日照條件好、而且地價低,光伏平價後終端需求增長潛力大,同時砂礦/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價格低,但當地光伏玻璃產能分佈極少,當地的光伏組件廠商需要光伏玻璃只能從安徽地區運輸,一定程度上應行了組件企業當地佈局。
近期公司寧夏廠商與隆基股份簽約長單,但仍然不能滿足隆基股份需求;此次公司在寧夏地區繼續擴產,能更有效匹配下游需求,保障公司新建產能消化的同時還將有助於提升西部組件產業鏈成本競爭力。
為了規避國際貿易政策風險和應對全球光伏需求,國內組件企業近年來持續加大在海外尤其是東南亞的投資建廠力度;目前東南亞光伏玻璃產能只有信義馬來西亞的1900t/d和福萊特越南的2000t/d,遠不能滿足海外組件廠商產能需求。此次公司繼續佈局馬來西亞廠房,有望受益於海外市場需求擴張。
公司轉型光伏玻璃是明智的選擇,但也需要注意後期光伏玻璃價格的變動。而券商對公司此次定增計劃也給予了較高的評級,給予公司目標價1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