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上市新規落地逾一年時間,第一隻分拆上市股要來了。2月8日,生益科技(600183)旗下生益電子(688183)將正式啟動申購工作,公司A股上市邁入倒計時階段。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生益電子謀求上市的背後,公司近年來也有亮麗業績加持,其中“金主”華為貢獻了不小的力量,為生益電子提供近五成營收。經Wind統計,生益電子A股上市之後,鐵建重工、成大生物、廈鎢新能等6股將候場,上述6只分拆上市股均已上會並獲得通過。
根據安排,生益電子將在2月8日啟動申購。
據瞭解,生益電子此次發行股份總數約為1.66億股,其中網上發行2329萬股,公司發行價為12.42元/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23萬元。生益電子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20.66億元,扣除預計發行費用9130.1959萬元(不含税),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為19.75億元。
招股書顯示,生益電子成立於1985年,公司主要從事各類印製電路板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通過核心技術為客户提供定製化PCB產品來獲取合理利潤,即採購覆銅板、半固化片、金鹽、銅球、銅箔、幹膜和油墨等原材料和相關輔料,利用公司的核心技術生產出符合客户要求的PCB產品,銷售給境內外客户。
股權關係顯示,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生益科技為生益電子的控股股東,持有生益電子78.67%的股份。而生益科技股權結構分散,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弘投資、偉華電子有限公司分別是生益科技的前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22.18%、15.06%、14.28%,上市公司不存在控股股東,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因此,生益電子亦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縱觀生益電子的上市之旅,生益科技最早在2020年2月宣佈了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消息,之後生益電子科創板IPO招股書在當年5月28日獲得上交所受理,6月24日進入已問詢階段,當年10月16日上會獲得通過,今年1月5日註冊生效。
招股書顯示,生益科技此番上市擬募資39.61億元,分別投向東城工廠(四期)5G應用領域高速高密印製電路板擴建升級項目、吉安工廠(二期)多層印製電路板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項目。
針對相關問題,記者致電生益電子方面進行採訪,不過未有人接聽。
報吿期內,華為系生益電子的最大“金主”,穩居公司第一大客户。
財務數據顯示,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生益電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7.11億元、20.54億元、30.96億元、19.06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1.38億元、2.13億元、4.41億元、2.97億元。
報吿期內,生益電子業績的穩步上漲離不開華為的支持。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生益電子對華為旗下公司的銷售金額分別約為6.22億元、6.44億元、13.81億元、9.25億元,分別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37.11%、32.03%、45.37%、49.3%,這也意味着生益電子近五成營收來自華為。
據瞭解,生益電子主要向華為旗下公司銷售通信設備板、網絡設備板、消費電子板等。通過上述數據也不難看出,生益電子對華為旗下公司的銷售收入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生益電子對此表示,2019年5G正式商用,5G基站建設帶來了對通信設備板、網絡設備板的需求大幅增加,華為作為全球主要5G通信設備生產企業,訂單金額增加11.91億元,增幅165.42%。
整體來看,報吿期內,生益電子對前五大客户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1.57億元、13.59億元、22.55億元和14.1億元,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06%、67.54%、74.08%和75.19%。
生益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前五名客户集中度較高,主要是因為下游通信設備、網絡設備高度集中在華為、中興通訊、三星、諾基亞、愛立信等少數廠商。
前五大供應商方面,生益電子則出現了大額關聯採購。報吿期內,生益電子對生益科技的採購金額分別為2.27億元、2.53億元、2.84億元和1.76億元,佔當期採購總額比例分別為21.74%、20.71%、14.74%和14.26%。2017年、2018年生益科技是生益電子的第一大供應商,2019年、2020年上半年是生益電子的第二大供應商。
生益電子主要向生益科技採購原材料覆銅板、半固化片。
經Wind統計,除了生益電子之外,分拆上市板塊已擴容至62家企業,其中百克生物、鐵建重工、成大生物等6股已經上會獲得通過。
經記者梳理,在62只分拆上市股中,百克生物、鐵建重工、成大生物、電氣風電、廈鎢新能、凱盛新材等6只分拆上市股已經上會,並獲得通過,其中百克生物、鐵建重工、成大生物、電氣風電、廈鎢新能等5股衝擊科創板,凱盛新材衝擊創業板。
IPO最新進展顯示,電氣風電、成大生物兩股已提交註冊申請,百克生物、鐵建重工、廈鎢新能、凱盛新材等4股尚未提交註冊申請。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對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還是按照一般公司IPO進行審核,跟普通公司審核無差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6股,成大生物一度被視為分拆上市第一股,公司在2020年9月25日上會獲得通過,時間早於生益電子。但在2020年11月25日提交註冊後,成大生物註冊申請遲遲未能生效。
資料顯示,成大生物是一家專注於人用疫苗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科技企業,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於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腦滅活疫苗的生產和銷售,2017-2019年,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銷量連續三年位列全球第一名。
股權關係顯示,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遼寧成大是成大生物的控股股東,持有成大生物60.74%的股份,具有絕對控制權。成大生物預計,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9.86億-20.87億元,同比增長18.40%-24.44%;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9.03億-9.53億元,同比增長29.31%-36.47%。
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對記者表示,自分拆上市新規下發後,不少A股公司有將子公司分拆至科創板、創業板上市的念頭,預計未來加入分拆上市陣營的企業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