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佈了其半年度指數評審結果,調整將於11月30日收盤後實施。
本次季度調整該公司公佈了MSCI全球標準、MSCI全球小盤、MSCI全球微小盤等主要指數系列的新增、剔除名單,同時根據滬深股通調整,對A股相關公司也進行了相應的調進調出。
圖片來源:MSCI官網
具體來看,MSCI全球標準指數新增141只個股,剔除135只個股。按公司總市值衡量,MSCI新興市場指數增加的三大市值最大公司是科塔克-馬亨德拉銀行、百濟神州和思摩爾國際。
中國A股方面,在岸指數新增成分股58只、剔除23只。其中市值排名靠前三大標的分別為金龍魚、長城汽車和瀾起科技。科創板裏面,包括瀾起科技在內,還新納入了中微公司、石頭科技、康希諾-U等共9家公司。此外,小盤指數新增293只個股,剔除22只個股。
A股指數調整標的中,最受關注應該是金龍魚,一箇中國人家喻户曉的糧油品牌,近年來的業績也在穩定地往上走。今年前三季度,金龍魚實現總營收1400億元,同比增長11.71%;淨利潤70.65億元,增長了59%,已經達到上一年的總利潤。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2019年,金龍魚的營收規模相當於2個茅台,9個海天味業。雖然金龍魚的利潤率只有區區的4.3%,相比海天的27%不值一提,但糧油市場規模和用户基礎決定了金龍魚擁有成為巨頭的潛力,因此其被市場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海天味業的公司,也被冠以“油中茅台”的稱號。自10月15日上市以來,公司股價漲幅超過30%,市值超過3500億元。上市伊始PE不到50,目前已達到66.5,但相比海天味業靜態市盈率101還存在較大空間。
數據來源:同花順
被剔除的公司中,市值最大的是中信銀行,由央企中國中信控股。今年前三季度,中信銀行實現總營收1491億元,同比增長4.8%;淨利潤有所放緩,扣非後歸母為368.8億元。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一年前的2019年11月8日,A股完成了入摩“三步走”的最後一步,MSCI宣佈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提升至20%。同時,A股在其全球指數和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分別提升0.22%和1.44%。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收盤,外資在A股二級市場的持股數量約為927.61億股,累計持股市值22951.85億元,較2019年末的817.36億股和15741.05億元,分別增長13.49%和45.81%。
11月以來,北向資金迴流態勢明顯,本月7個交易日合計淨買入370.05億元,並且於本週一創下196.99億元的年內最大單日淨買入額。
而在此之前,A股市場已多次出現“生效日異動”,即在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公司調整生效日當天,北向資金往往出現大幅波動。最近一次是9月18日,當天富時羅素9月指數季度調整正式生效。受此影響,北向資金尾盤大幅波動全天淨買入額高達94.74億元,創下當時兩個多月的最大單日淨買入額。
從今日市場盤面上看,上述調整涉及的公司股價並沒有出現太大的異動。
但從歷史經驗上看,被動型資金為了儘可能的減少對於指數的追蹤誤差,通常會選在當月的最後一天調倉,特別是在尾盤,權重變動較大個股成交量會有明顯的放大。
不過,這一現象也吸引大量資金的提前佈局,尤其是類似金龍魚這種眾望所歸的公司,前期套利佈局比較明顯,所以在調整正式實施日,受到提前套利資金與被動資金之間強弱對比影響,股價的實際變動未必與權重調整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