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股市場一波大漲,今日果然大幅低開,盤中三大指數相繼回升,但仍沒能成功翻紅。而前段時間連續大跌的豬肉股今日逆勢走強。截止發稿,海大集團漲超4%,正邦科技、金新農、天邦股份、天康生物等跟漲。
數據來源:同花順
此前,隨着豬價的下跌,豬肉股風光不再,紛紛大幅跳水。整個九月,豬肉概念指數跌幅超過17%。另外,7月中旬“豬中茅台”牧原股份高位跳水,至9月底累計下跌超23%,蒸發市值約940億元。
數據來源:同花順
近日,上市豬企陸續發佈了前三季度的業績預告,收益依舊驚人。
牧原股份前三季度預計淨利潤達到210億元,同比增長14倍!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預計為100億-105億元,也就是平均每天淨賺1.09億-1.14億元,無愧於“豬中茅台”之名。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温氏股份預計前三季度盈利81億-84億元,同比增長33%-38%,但第三季度業績同比下降9%-16%。
正邦科技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54.17億-56.17億元,同比增長107-111倍。
天邦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實現盈利28億元-2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33-242倍。
毫無疑問,豬企驚人的利潤增長主要得益於高豬價。
儘管隨着國內豬瘟和疫情的影響慢慢消化,生豬供應與日俱增,但還是呈現供應偏緊的狀態。根據中國養豬網的數據,國內生豬(外三元)現價為30.65元/公斤,從高位已經回落超過20%,但仍是往年正常水平的2倍左右。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從豬企的銷售報告來看,商品豬的銷售價格也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以牧原為例,9月份該公司的生豬銷售均價為價 32.12 元/公斤,環比下降 6.82%。此外,温氏股份毛豬銷售均價34.38元/公斤,環比下降7.11%;正邦科技商品豬銷售均價34.29元/公斤,環比下降5.53%;新希望六和商品豬銷售均價33.14元/公斤,環比下降6%。
數據來源:牧原股份公告
不過,就各家豬企披露的養殖成本來看,養豬短期內仍將是賺錢的生意。牧原股份商品豬的單位生產成本在13元左右,考慮攤銷費用在14元左右,相對於當前30元的豬價盈利空間仍然很大。新希望此前也表示,該公司上半年自有豬苗成本13.6元/kg,未來養豬成本為下降趨勢,預計到今年年底自有豬苗成本13.5元/kg,明年年底挑戰11-12元/kg的成本,甚至可能更低。
同時,也可以看到,豬企的銷售量在迅速增加。5大頭部公司中,除温氏股份因為經營模式落後,其他同比去年均有120%以上變動,其中新希望增長達到了178%。
可以説,疫情加上豬瘟的綜合影響之下,規模化養殖企業非但沒有受到削弱,反而進一步鞏固了市場份額,逐漸改變以往國內散户養豬主導的行業格局。
產能方面,牧原股份今年出欄目標為1750萬頭至2000萬頭,目前已完成六成左右;温氏股份此前預計2020年的生豬出欄量較2019年的1850萬頭略有增長,但從當前銷量來看仍有一段距離;新希望日前在互動平台上表示,今年出欄800萬的目標非常確定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