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咣咣漲停,又咣咣大跌,被視為價值標杆的千億市值龍頭,咋成了上躥下跳的題材股?
該賣,還是該買?
今日早盤,今年十倍股之一的萬泰生物,開盤僅十幾分鍾,跌幅便超過9%,此後跌幅收窄,最終收跌3.66%。
在A股市場,千億市值是個重要的門檻——如果一家公司的市值超過千億元,往往意味着其在產業領域已是響噹噹的龍頭公司,具備相當的產業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
按道理説,公司市值超過千億,主營業務自然不會有太大變化,股價也應該表現穩健,可萬泰生物在進入千億市值行列後,股價表現反而是上躥下跳,波動幅度明顯增加。
7月30日、31日和8月3日,萬泰生物連續上漲,單日漲幅分別為10%、8.07%、9.86%。
到了8月4日,萬泰生物卻下跌9.81%,今天早盤又一度大跌。
萬泰生物並非個例。近期,有不少新晉千億市值的龍頭公司股價出現暴漲暴跌,波動巨大。
例如,歌爾股份在7月份表現搶眼,股價迭創新高,市值也超過千億元,股價隨之波動明顯加大,7月28日、29日分別上漲9.33%、6.22%,7月31日又大漲9.8%。但是,就在公司股價於8月3日創下歷史高點後,轉而連續下跌,今日早盤又下跌約7%。
又如,今年的大牛股華蘭生物、鵬鼎控股、北方華創等,均在邁上千億市值後,股價波動隨之增加。
這些千億市值的公司,為何上躥下跳?
先來看千億市值公司數量的變遷。
可以看出,千億市值陣營規模變化和市場情緒有很大的關係。當市場熱度較高,不少個股漲幅較大,千億市值陣營快速擴容;當市場降温,一些公司股價下跌,從而退出千億市值陣營。
以2015年為例,年初A股市場中超過千億市值的公司只有48家,到了年中,這一數據便翻了一倍,變為96家;而到了年底,千億市值公司又減少至67家。
那麼,今年有哪些公司新晉千億市值?大多來自集成電路、醫藥醫療、軍工等熱門板塊。
例如,華蘭生物今年年初市值約為490億元,最新股價為60.71元,年內漲幅超過126%,總市值已達1108億元。
華蘭生物是A股血製品領域的龍頭公司,市場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後,血製品需求旺盛,靜丙和白蛋白都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大量使用,在供給不平衡的情況下,血製品企業有望因此提高盈利能力。
航發動力則受益於市場對軍工概念股的追捧。根據最新收盤價,航發動力總市值為1128億元,而在今年年初時的總市值約為486億元,年內漲幅為132%。
東興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公司三代發動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已基本成熟,實現進口替代的概率日益增大。預計在3年內,公司在研的最新殲擊機發動機與運輸發動機將有重大突破。5-10年內,公司在研的用於C919的CJ-1000A渦扇發動機有望填補民用航空發動機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