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證券報
ST撫鋼K線圖
數據來源:同花順
因連續長期財務造假、信披違法違規而被證監會處罰的ST撫鋼(600399)發佈公告稱,公司近期收到了《應訴通知書》。
公告顯示,公司於4月3日至17日收到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來的關於民事訴訟的《應訴通知書》及相關法律文書。法院已受理51名原告訴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起訴金額合計1070.19萬元。
另據大眾維權易欄目組律師消息稱,ST撫鋼虛假陳述案將於2020年6月3日上午在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首次開庭,本次約有20名投資者起訴,索賠金額約在180萬元左右。律師認為,投資者最終勝訴的概率較高,但法院判決的賠付金額比例值得關注。
ST撫鋼虛假陳述案源起2019年12月26日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證監會查明,ST撫鋼2010年至2016年年度報告和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的期末存貨餘額存在虛假記載。ST撫鋼在上述時間段的季報與年報中,通過偽造、變造原始憑證及記賬憑證、修改物供系統、成本核算系統、財務系統數據等方式調整存貨中“返回鋼”數量、金額,虛增涉案期間各定期報告期末存貨。ST撫鋼在八年時間內,累計虛增存貨19.89億元。
此外,證監會還查明,ST撫鋼在涉案期間各定期報告中,多次虛假記載在建工程餘額、固定資產餘額、固定資產折舊、主營業務成本和利潤總額等數據。
證監會在彼時的處罰決定書中措辭極為嚴厲。證監會稱,ST撫鋼自2010
年至2017年連續多年存在信息披露有虛假記載的違法行為,其違法行為具有連續性、一貫性,且持續時間長,手段特別惡劣,涉案數額特別巨大,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致使投資者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
基於如此惡劣的財務造假行為和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大眾維權易欄目組律師認為,凡於2011年4月14日至2018年3月21日之間買入ST撫鋼,並在2018年3月22日及之後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徵碼:11011)報名參與索賠。
長期財務造假被處罰後的ST撫鋼“痛定思痛”,通過破產重組甩掉了身上沉重的財務負擔。
在ST撫鋼的2019年年報中,ST撫鋼實現了扭虧為盈,通過債務重整,財務費用大幅下降。ST撫鋼在年報中總結扭虧原因時稱,“2019年,公司在董事會完成換屆選舉,引入江蘇沙鋼集團先進高效管理機制的背景下,開啟了相融發展、創新發展的改革序幕。公司經營理念、薪酬分配、機構設置、人才使用、購銷模式、技改建設、降本增效等方面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
ST撫鋼於近日披露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42億元,同比下降8.7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019.47萬元,同比增長59.07%。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去年底的處罰決定落地之後,ST撫鋼已經符合撤銷風險警示的條件。但因ST撫鋼連續多年造假,事發之時股東人數眾多,如ST撫鋼虛假陳述案最終敗訴,將引起更多的受損投資者向公司索賠,未來對ST撫鋼損益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