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ind
來源: Wind資訊
年初,中石化因為一句“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而成為網紅央企。但一個月不到,熔噴布卻緊張起來。
這一次,中石化又將成為網紅:打通口罩生產全產業鏈,僅用半個月。
中石化打通口罩生產產業鏈
隨着多方努力,熔噴布產能瓶頸有望緩解。
中國石化新聞辦7日宣佈,由中國石化和國機恆天集團合作建設的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生產線6日已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
3月6日23點59分56秒,中石化燕山石化廠區,碩大的熔噴頭源源不斷地噴出白色纖維,瞬間凝結成雪白的布匹。
參建各方600多名員工12晝夜連續奮戰,終於獲得圓滿回報——中石化和國機恆天集團合作建設的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生產線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
這是年內國內首個建成投產的新建熔噴布生產線。
據瞭解,在燕山石化投產的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4400噸,包括兩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3條紡粘布生產線,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4噸×30萬片/噸)N95口罩,或者600萬片(6噸×100萬片/噸)醫用平面口罩。
還有8條熔噴布生產線籌建
據瞭解,醫用口罩至少包含3層無紡布,為SMS結構:內外側為單層紡粘層(S),中間為單層或多層的熔噴層(M)。
熔噴布就是熔噴層的最佳材料,也是口罩生產的“心臟”。據瞭解,每噸熔噴布大概能做90多萬隻醫用外科口罩。
正常情況下完成這麼一座萬噸級熔噴布生產廠建設,大約需要半年時間。而這次,中石化僅用半個月。
據瞭解,中石化另外還有8條熔噴布生產線正在江蘇儀徵加速籌建,預計4月中旬建成投產。
至此,中石化口罩生產全產業鏈已全部打通。
3月3日,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已在50座加油站銷售一次性防護口罩。目前,每日口罩供應量在3萬隻。
多方支持熔噴布生產
從原料到口罩,簡單説主要有四個環節,一是聚丙烯原料,二是熔噴料,三是熔噴布,四是口罩生產。
統計發現,目前A股市場上有涉及熔噴布業務的上市公司共計10多家。
為了滿足市場缺口,平衡供需關係,助力疫情防控,包括中石化、上海石化和榮盛石化等上游的石化企業,開始紛紛對轉產擴產。
同時,多家上市公司也表示為熔噴布生產助力。
2月28日,國恩股份2019年度業績快報表示,迅速完成口罩熔噴聚丙烯的規模化生產。
另外,熔噴布的替代品也快速投產。
日前,據桐鄉市傳媒中心相關人士介紹,浙江嘉興桐鄉一家民企宣佈替代熔噴佈防疫新材料研發成功。
這種可替代熔噴布的覆膜高效濾材具有低阻、高效、易清潔等特點,製作的口罩可反覆使用10次。該企業表示,目前產品已通過全面檢測並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口罩核心原材料的熔噴布,其生產工藝及製備方法並不只有以聚丙烯(PP)生產熔噴布這一種技術,事實上還有一種被廣泛認為將替代聚丙烯(PP)作為熔噴布主要原材料的聚乳酸(PLA)生產熔噴布的製作工藝。
專家表示,比聚丙烯(PP)熔噴布更有優勢的聚乳酸(PLA)熔噴布,成為緩解口罩熔噴布供需矛盾的一條可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