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汽車產業鏈“全軍覆沒”,為何寧德時代卻異軍突起?
格隆匯 02-03 18:29

格隆匯2月3日丨2020年2月3日,鼠年開市的第一個交易日,沒有迎來“開門紅”行情,而是給年輕的股民們生動地上了一堂課。

截止今日收盤,上證指數下跌超220點,跌幅7.72%,深證成指跌近1000點,跌幅高達8.45%,創業板指數同樣慘烈,跌近7%。

大盤跌這麼多,個股自然不用多説。收盤時,滬深兩市一共有3209只個股跌停,要知道全市場一共只有3803家上市公司。

然而,逾3000只個股跌停大背景下,除口罩、醫療設備、在線遊戲等少數幾個板塊外,竟然還有一隻新能源汽車概念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逆勢飄紅。

盤中,寧德時代一度接近漲停,最終收漲3.67%,最新總市值為298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通過深股通大舉買入寧德時代20億元。

(來源:Wind)

要知道,上游的鋰電廠商暴跌,其中,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紛紛跌停。下游的汽車廠商,同樣遭遇重挫,比如上汽集團暴跌9.33%,東風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廣匯汽車紛紛跌停。

同樣是動力電池廠商的國軒高科、比亞迪也都紛紛跌停。汽車產業鏈“全軍覆沒”,為何僅寧德時代一枝獨秀?

消息面上,今日盤前,寧德時代發佈公告稱:目前,寧德時代、Tesla, Inc.已簽署協議,但尚需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簽署,協議中約定,寧德時代將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雙方協議約定的供貨期限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這意味着寧德時代成為即松下和LG化學後,特斯拉的第三家鋰離子動力電池供應商。

寧德時代成為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無疑將繼續鞏固寧德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全球霸主地位,拉開與第二名比亞迪的差距。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佈的《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車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數據》顯示,12月的裝車量中,寧德時代以5.09GWh的成績佔據榜首,並在前十家企業的總裝機量中佔比近六成,遠超以1.15GWh排名第二的比亞迪。

另外,特斯拉一直是寧德時代想榜上的下游新能源汽車巨頭。因為特斯拉在2019年,從比亞迪手中奪走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名號,且隨着一系列進軍中國市場的動作,有望繼續鞏固該霸主地位。

如果沒有以上重磅消息,寧德時代大概率仍然是隨大市下跌。但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霸主與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強強聯合,擦出了不小的火花。

這些壓力統統給了比亞迪。今日,比亞迪一字板跌停,或多或少反應了這種壓力。

電池黑馬繼續逆襲

寧德時代創立於2011年,誕生在沿海邊陲小城——寧德市。這些年,寧德時代趕上了新能源汽車爆發前夜的好時代,在加之充分享受政策紅利,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巨頭。

並且,寧德還在瘋狂地搶佔國內以及國際市場,讓整個動力電池市場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CR5(前五名市場份額)和CR10分別是60.2%和72.4%,2018年分別提升到74.1%和83.2%,其中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28.7%狂升到了44.7%,比亞迪從15%提升到22%。

2019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79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排名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為54.7GWh,佔總裝車量比87.9%。

在Top10裝機企業中,寧德時代一家獨大,佔據57.5%的市場份額,遠遠超過19.65%的比亞迪。

2017-2019年,寧德時代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8.7%、44.7%、57.5%。而比亞迪對應的市場佔用率分別為15%、22%、19.65%。

國內兩大動力電池巨頭,這三年變化真大。比亞迪在原地踏步,寧德時代則是一匹超級黑馬,不斷逆勢上位。

寧德時代的崛起,有自己的竅門。

國際市場上,寧德為寶馬、大眾、豐田、通用、戴姆勒等車企巨頭的供應夥伴。尤其是德國寶馬集團,於去年11月21日,與寧德簽署電池訂單金額從2018年中期的40億歐元增加至73億歐元,合同期限為2020-2031年。

寶馬每年年銷量為200萬輛車,在全球三大豪車車企中佔有1/3的市場份額。而此次認定寧德時代為自己的A供,佔據總訂單的72%份額,表明不管是成本、技術、生產工藝還是配套能力均超越B供的三星SDI。 為了鞏固自己的市場份額,並與國際動力電池巨頭——松下、三星SDI、LG化學一爭高下,搶佔全球市場的蛋糕,寧德放了大招——成立合資公司。

過去1年,寧德時代與上汽、廣汽、吉利、東風等頭部自主品牌都建立了合資公司,還與北汽新能源、長安、宇通,以及華晨寶馬、大眾、戴姆勒等汽車公司簽署相應的綁定協議。 這是將利益進行深度捆綁,增加下游車企轉移其他廠商的難度和成本,將更有利於穩住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

除了下游,對於產業鏈上游同樣是動作頻頻。2016年,在鈷資源暴漲前,寧德與嘉能可鎖定2萬噸鈷資源,後來受到鈷價暴漲影響較小。今年在鈷價低迷時,於9月斥資5500萬澳元入股澳大利亞鋰礦資源公司Pilbara,成為第一大股東。此外,寧德對於上游的鈷、鎳、正極材料均有所佈局。

新能源汽車中,電池成本佔據40-50%,而正極材料又佔據電池成本的30-40%,光是鈷、鎳、鋰三類資源佔比超過90%。這也是寧德對於上游潛在可收購企業虎視眈眈的重要原因。

寧德時代對於上下游的深度“滲透”,基本鎖定未來新能源汽車爆發所帶來的超額收益,戰略眼光超前,確實是一家優秀的動力電池巨頭。

尾聲

2018年,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3Gwh/年。而到了2022年,各大動力電池廠商已經規劃產能到136 Gwh/年。這相當行業具備5年6倍的超高天花板,裏面的重要玩家將迎來機遇。比如寧德時代、璞泰來、三花智控、宏發股份、科達利(僅做列舉,不做投資建議)。

其中,從2019年11月以來,寧德時代已經累計上漲97%。漲幅之大,令投資者垂涎欲滴。

雖然去年由於補貼退坡、消費低迷等因素,全年新能源汽車出現負增長,但並不能阻擋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車的大趨。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車企巨頭——寶馬、大眾、戴姆勒、福特、豐田、本田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加速百年汽車工業的迭代變革。

短期看,宏觀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動力電池裝機量還將承壓,寧德時代的業績不會有此前那麼高的增速。中長期看,對於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汽車時代,寧德還是做好了準備。雖然電池毛利率接連下滑,但招架不住未來量的幾何級增長。

不過,好公司需要好價格才能賺錢。當下,寧德時代價格貴不貴,合不合理,讀者自行判斷。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