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蘋果怒了!富士康爆出大案:員工盜賣iPhone部件,淨賺3億!郭台銘親自迴應
格隆匯 12-19 21:28

作者:泰勒

來源:中國基金報

富士康攤上大事了,12月19日上午消息,蘋果公司正在調查富士康部分管理人員的一種涉嫌規模欺詐案,他們採用不合格的iPhone部件組裝iPhone出售,三年時間涉案金額達高達4200萬美元(約3億元),這也是目前涉及金額最大的iPhone黑產案件之一。

台媒爆富士康高管盜賣iPhone零件賺數千萬

台灣媒體報道稱,一名台商爆料,他的團隊與富士康鄭州廠大陸籍高級幹部合作2年多,以低價買進原本應銷燬的iPhone零組件瑕疵品,經簡單加工,再以原廠良品的名義轉賣,富士康疑似內鬼盜賣iPhone零組件的暗黑內幕,不但蘋果每年損失近30億美元,更可能重創鴻海集團的形象。

爆料人説,“我們團隊本來就在經營電子業的五金廢品生意,工廠的生產線難免有瑕疵不良品,一般正常的報廢比例約3%至5%,我們將這些廢料處理後轉賣,已經行之有年。”

這名台商今年2月因故與大陸幹部鬧翻,回台後,他先向富士康母公司鴻海投訴,但未獲迴應,之後轉向蘋果總公司檢舉,寄了電子郵件到蘋果總公司及CEO庫克(Tim Cook)的信箱。

他在發給庫克的舉報信中寫到:“為了蒐集證據,我花了很多時間,並安排祕密人員進入富士康,在過去的幾年中,流出市場的許多手機組件已經被收購,這已嚴重影響了蘋果的權益,每年損失近30億美元。”

據這位爆料的台商稱,到鄭州廠看貨時,廠內人員都會要求他們關掉手機,有次他趁機偷拍了一段在廠內驗貨的影片。從短短几秒的影片可以看到,一個棧板上放著十個紙箱,外面至於雙方如何取貨?“我們看完貨後下訂,隔天就叫貨車,雙方約在廠外隱密的民宅接貨,驗貨之後,直接支付現金給接頭的人,然後我們再將這些零組件賣給固定配合的盤商,最後由這些盤商銷往全大陸,也間接賣往台灣。”

他舉最新的iPhone XR為例,相關零組件大多在富士康鄭州廠組裝,良率約93%,也就是有7%的不良品。依規定,這些不良品須銷燬,但他的團隊卻有門路拿到未銷燬的不良品,經簡單整理,就可變成良品轉售牟利。

從2016年7月到今年2月為止,他的團隊光從富士康鄭州廠取得的貨品,就已獲利人民幣3億元(約新台幣13億元)。

庫克下令調查

蘋果得知此事後十分重視,庫克已要求亞洲稽核單位徹查,一旦查證屬實,恐將重創鴻海集團的形象。

蘋果公司回信表示,CEO庫克(Tim Cook)已將檢舉信,轉交給亞洲稽核單位進行調查。

一封電子郵件顯示,調查由蘋果的商業保證與審計(BA&A)團隊負責,該團隊直接向公司董事會報告。

iPhone因為單品價格高,一直是許多欺詐案件的中心。此前也有犯罪團伙涉嫌採用山寨iPhone在蘋果客服換取正品,給蘋果帶來了600多萬美元的損失。

郭台銘迴應

鴻海集團當地時間12月18日晚間連發兩則聲明,強調集團有內鬼導致客户年損失30億美元的傳聞,完全是子虛烏有,將對爆料者保留法律追訴權。

鴻海強調,相關報道內容除了啟動查核機制,並已請有關單位進行偵查,但對於爆料者企圖打擊集團形象之行為,為維護股東權益及公司商譽,公司也將對爆料者保留法律追訴權。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18日出席活動時,迴應媒體問到富士康盜賣零件事件,他説,“我不知道,很多報道看看而已”,並表示,現在自己不再經營,這也是經營者要負起的責任,任何一家生產量相當大的公司,在百萬員工中難免會有1至2位發生不合理的事情,一切都將依法辦理。

iPhone十年售出14億部

稱據蘋果官方數據,過去的十年,蘋果至少售出了14億部iPhone。加上今年的銷量,預計可達約16億部。過去10年可被視為iPhone的10年,iPhone推動蘋果公司從一家以MP3盈利的公司,發展成市值1萬億美元的大型公司。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