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對於高瓴張磊投資哲學的一點感悟
格隆匯 11-22 14:46

近期,對於張磊掌舵的高瓴資本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偶然時間,把去年CCTV—2財經頻道播出的《遇見大咖》專訪張磊的節目重温了一遍,又有一些新的感觸和思考。

這裏,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高瓴“順風順水”的投資歷程以及張磊坦誠相告的投資哲學。

張磊,身上標籤不少,包括高考狀元、人大本科、耶魯碩士。本來可以在美國享受安逸中產家庭生活的他,在2005年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祖國,覺得要做點更有意義的事。

當年,拉着幾個同學、同事,一共5個人創立了高瓴,但都不是金融科班出身。他們都想做點與眾不同的投資,真正思考投資的真諦與意義。

拿着耶魯大學恩師史文森2000萬美元的資金,第一個項目幾乎All in了當年在港股上市的騰訊。那時的騰訊市值僅有20億美元。

初來乍到,便把幾乎所有的家當押注一家中國新興的科技公司,這得需要多大的戰略定力呢?也正是因為這筆豐厚回報的投資,讓高瓴在未來的投資路上有資本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2010年,當時規模甚小的京東遭遇阿里的瘋狂絞殺。那時,劉強東找到高瓴想融資7500萬美元,而高瓴卻堅持要給3億美元。這在當時也是高瓴最大的一筆互聯網領域的投資了。

另外界盛歎的是,這筆投資同樣是成功的。數據顯示,2014年5月,京東上市之時,高瓴資本持有京東3.09億股,成本價卻僅有0.825美元/股。以2015年4月17日收盤價33.19美元/股來計算,高瓴資本的收益達到驚人的40倍,賬面盈利將近100億美元。

高瓴資本的直接入股,以及後來牽線讓騰訊入股京東,讓京東有實力抗衡阿里,站穩了電商行業第二大巨頭的江湖地位。助力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把錢給賺了,這是非常有價值的,有意義的。

除了騰訊、京東,高瓴還投資過去哪兒、摩拜、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巨頭,在這個互聯網江湖背後基本都有高瓴的身影。

並且,不按常理出牌的高瓴還在2017年斥資531億港元拿下百麗集團57.6%的股權,成為傳統鞋業巨頭新老闆。

當時的人們議論道,這會不會成為高瓴投資路上的滑鐵盧?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並沒有。接手1年後,在2018年的雙11,百麗集團旗下的鞋、體、服三大業務,線上渠道突破9億元,同比增長71%,同期線下銷售增長超過18%,創下當日銷售額新記錄。其中,鞋類業務拿下鞋靴線上渠道的TOP1,運動業務線上銷售同比增長110%。

在高瓴的把持下,搖搖欲墜的百麗集團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除此之外,高瓴還在A股資本市場配置了一些股票,包括愛爾眼科、美的、格力等等。

高瓴資本第一次出現在愛爾眼科十大股東是在2018年3月31日,這個報告對應的是愛爾眼科2017年四季底的持倉明細,購買了3718萬股,當時愛爾眼科股價在14人民幣左右(今天在37.85人民幣左右),建倉市值是5.2億人民幣。

2018年6月30日繼續加倉,持倉增加至5577萬股,建倉市值約在8.3億人民幣, 高瓴資本在中間做了一次小波段,至今依然持有愛爾眼科 4875萬股,市值在18億人民幣,高瓴資本持有兩年大致賺了10億元,收益大約為120%。

當然,最典型的還是格力和美的。

高瓴資本從2015年9月至12月間,三個月買入3126萬股建倉美的集團,緊接着後腳又在2016年年初的股災3.0期間,花了超過8億元人民幣買入格力電器。

看看這幾年格力和美的的股價走勢就知道,高瓴又一次押對了。並且,今年,高瓴還大手筆斥資400億拿下格力15%(約佔600億美元規模的12%,倉位已經很大)的股權,將對於增長壓力甚大的格力進行新一輪改造。

在14年的投資路上,高瓴資本一路順風順水,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據英國《金融時報》2012年報道稱,高瓴資本自創立以來,年均複合回報率高達52%,即便在2008年出現了37%的跌幅。2015年,紐約時報中文網援引一位投資者指出,高瓴資本自成立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39%。

高瓴到底做對了什麼?這值得投資者深入思考。

高瓴這個名字取自成語“高屋建瓴”,含義是站得高,看着遠,做事要有遠大格局。

創立之時,張磊便確立了戰略投資思路——要長青基金,資金來源包括大學捐贈資金、家族基金、養老金、主權基金等等。這保證了長期投資沒有退出壓力,這是市面上99%的基金無法做到的。

在張磊看來,只有你的資本是長期的,才有條件花時間和精力去思考什麼才是長期前景的生意模式,什麼樣的企業值得持有30年以上。

這是高瓴長期投資成功的先決條件。有了基礎,高瓴可以自上而下去實施自己的投資戰略。比如生物醫藥行業,細分前景領域包括CRO/CMO、眼科、骨科、牙科、輔助生殖、創新藥、連鎖藥房、寵物醫療,經過大量深入研究以及深入洞悉商業模式後,選擇優質的龍頭公司進行佈局,並不侷限於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如果發現市場上沒有細分賽道的公司,高瓴將內部進行孵化。

(來源:海榕投研)

張磊曾説過,所謂風險投資,歸根結底是一門為風險定價的生意。誰能掌握更全面的信息,誰的研究更深刻,誰就能賺到風險的溢價。

這給普通投資者什麼啟示?

首先,投資股市的資金要是長期閒錢,等同於高瓴的長青基金;其次,聚焦自己熟悉的行業領域,深入分析研究,給予風險定價評估,看好後重擊出手,長期持有,享受公司長期價值成長所帶來的紅利。

當然,投資的關鍵點還是在於選擇有“護城河”的優質公司。

對於這一點,張磊曾説過,長期創造最大價值的、並用最高效的方式和最低成本創造最大價值的才是企業“護城河"本質。

怎麼來理解?在筆者看來,不管企業有沒有沒有所謂護城河,關鍵是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滿足人們的需求,賺錢的事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商業的本質就是賺錢。有一個最基本的公式:利潤=營收-支出,誰的營收規模越大,成本規模壓的越低,誰的賺錢本領就越大。這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兩個維度。

張磊還説過,我要找的是具有偉大格局觀的堅定實踐者。特別少的人,特別少的公司能夠有這個格局、執行力、能夠把公司願景推到那麼高的高度,我們就要尋找這樣的人。這是投資理念最核心最關鍵的地方。

投資企業,本質是投資人。如果一家公司的掌舵者是一位目標長遠、想做大事且有格局觀,能夠秉持創業初心,並且敏鋭洞察世界變化而做出相應改變的企業家,那麼所掌舵的企業會有光明未來。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如果創始人偏離初心賺快錢(比如兼併收購玩利益輸送),從創業者心態變為打工者心態的時候,企業或許離顛覆不遠了!在A股市場,這類企業家多如牛毛。

所以,我們在研究一家公司的時候,對於掌舵人的格局觀、執行力等方面要着重把握觀察。我們要與優秀企業家為舞,長期瘋狂地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壯大了,投資者也賺發了。

另外,張磊還有三個哲學觀。

第一,守正用奇。這出自《論語》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第二,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看好的、研究好的公司,重倉下注。第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成功自會找上門來。

不管是工作、生活,還是投資,我們秉持“第一性思維”,探究事物的本質,將受益多多。

我們投資股市的目的肯定是為了賺錢。而要讓賣出價高出買入價,核心在於PE和淨利潤兩個變量。如果以3-5年的維度來持有,兩個變量將變為利潤這唯一變量。而怎麼才能長期產生高額利潤呢?落腳點還是在於優秀企業家,優秀龍頭公司。

張磊有一句名言: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時間的朋友。請千萬不要忽略時間複利的力量。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