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薇團隊(潘海洋/李揚/李沙/趙楠/趙雅韻/楊燁輝)
來源:思醫辨藥
投資摘要
海爾生物成立於2005年,公司總部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從事生物醫療低温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生物樣本庫、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藥品及試劑安全等場景提供低温存儲解決方案,進而率先進行物聯網技術融合創新,致力於圍繞以上場景痛點提供物聯網生物科技綜合解決方案。
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產品毛利率達到五成
因“低温冰箱系列化產品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低温保存箱系列產品的產業化,公司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中國醫用低温製冷行業唯一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公司。公司累計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勵10餘項,並有20餘項技術成果被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技術優勢導致營業額逐年穩步提升。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4.8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42億元,複合增長率為32.17%。
公司產品均為高毛利率產品,2016-2018年綜合毛利率在51%以上,基本保持穩定。
低温存儲設備行業前景廣闊,公司產品齊全
公司的主營業務從產品的主要應用場景來看可以涵蓋五大領域:生物樣本庫、藥品與試劑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第三方實驗室產品。在2018年年報中,生物樣本庫、藥品與試劑安全、疫苗安全、第三方實驗室產品、血液安全這五類的營收佔比分別為47.15%、26.48%、13.06%、7%、4.16%。
生物樣本庫方面,隨着建立的樣本庫所儲存的樣本數量的增長對於低温存儲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藥物及藥劑安全方面,隨着生物藥規模的不斷擴大,冷藏藥品的比例將不斷提高,由此對藥品終端的存儲設備要求也隨之提高;血液安全及疫苗安全方面,通過物聯網技術與低温存儲設備融合產生的新模式保證疫苗、血液安全。
競爭優勢明顯,市場地位突出
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與國內同行業的企業相比,公司的收入、利潤規模以及市場佔有率居於首位;在研發人員數量、投入方面,公司在國內品牌企業中,處於領先水平;在產品節能性能方面,公司的多款超低温保存箱獲得美國能源之星認證,是唯一獲得該項認證的國內品牌。行業內率先將醫用低温儲存設備與物聯網創新融合,公司基於物聯網血液存儲設備的解決方案以及物聯網智慧疫苗接種設備被建成示範樣板,保障血液、疫苗安全。
風險提示:技術風險、商標授權使用許可到期後無法續展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產品降價壓力、股票發行不達預期風險等
目錄
正文
1. 海爾生物成立於2005年,實際控制人為海爾集團
海爾生物成立於2005年,公司總部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從事生物醫療低温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生物樣本庫、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藥品及試劑安全等場景提供低温存儲解決方案,進而率先進行物聯網技術融合創新,致力於圍繞以上場景痛點提供物聯網生物科技綜合解決方案。
1.1. 打破國外壟斷,技術優勢明顯
公司前身海爾生物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0月,由青島海爾與特種電冰櫃共同出資設立。截止招股説明書籤署之日,公司控股股東為海爾生物醫療控股,實際控制人為海爾集團。公司通過自主創新,自2005年起實現了低温存儲產品的技術研發突破及產業化生產,實現了生物醫療低温存儲設備的進口替代。
2013年,因“低温冰箱系列化產品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低温保存箱系列產品的產業化,公司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中國醫用低温製冷行業唯一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公司。公司累計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勵10餘項,並有20餘項技術成果被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截至2019年5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合計擁有專利187項,包括髮明專利32項。
1.2. 公司股權結構清晰,控股股東為海爾生物醫療控股
目前公司前十名股東中不存在自然人股東的情形,海爾生物醫療控股直接持有公司42.30%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奇君投資、海創睿分別直接持有公司27%、13.5%的股份。海爾集團實際控制的海爾創業投資、盈康雙生分別直接持有海爾生物醫療控股30%、70%的股份,海爾集團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公司目前有7家子公司:海特生物,於2016年12月19日成立,公司對其100%持股,主要事醫療低温存儲產品及實驗室產品的銷售;海盛傑,於2017年9月19日成立,公司持有其70%股權,是公司液氮罐類低温產品的主要生產與銷售主體;海美康濟,於2018年10月9日成立,公司持有其75%的股權,是公司分子診斷業務的主要研發平台,報告期內,海美康濟尚未開展業務;BioMedical HK,於2017年2月22日成立,公司對其100%的持股,主要從事醫療低温存儲產品及實驗室產品的海外銷售;Biomedical Holdings,成立於2015年12月9日,公司對其100%持股,主要從事股權投資;Biomedical UK,成立於2011年7月5日,公司通過Biomedical Holdings間接持有其100%的股權,主要從事醫療低温存儲產品及實驗室產品的海外銷售;Biomedical India,於2017年6月29日成立,公司對其持有100%股權,主要從事醫療低温存儲產品及實驗室產品的海外銷售。
2. 營業收入穩健增長,產品毛利率超過五成
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4.8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42億元,複合增長率為32.17%;歸母淨利潤2018年1.14億元較2016年1.23億元有較小降幅,主要由於2018年公司營業成本、管理費用增長較大。據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33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18億元。
2017、2018年公司銷售費用與營收佔比小幅增加,主要是由於人工費用、進出口費用、售後費用等增長所導致的。2017年公司管理費用增加顯著,主要是由於新增股份支付5141萬元。2019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1.02億元、0.56億元、0.82億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為14.0%、7.7%、11.3%。
公司的主營業務從產品的主要應用場景來看可以涵蓋五大領域:生物樣本庫、藥品與試劑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第三方實驗室產品。其中疫苗安全、血液安全類產品在營收中的佔比增長較快,2018年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157%、84%。
在2018年年報中,生物樣本庫、藥品與試劑安全、疫苗安全、第三方實驗室產品、血液安全這五類的營收佔比分別為47.15%、26.48%、13.06%、7%、4.16%。
公司產品在2016-2018年綜合毛利率在50%以上,總體保持較高水平。其中生物樣本庫、藥品及試劑安全產品毛利率基本保持穩定;公司於2017年推出第三方實驗室產品業務,因其主要從第三方採購成品後直接向客户銷售,不涉及公司自主生產,故毛利率偏低,成本和收入匹配性合理。2018年,產品整體毛利率達到51%,其中生物樣本庫、藥品及試劑安全產品毛利率分別達到54%、52%。
3. 行業分析
公司所處行業為醫療器械行業,公司致力於在特定的生物醫療場景下,為客户提供低温存 儲設備和解決方案,公司主要收入來自於低温存儲設備的銷售。
3.1. 醫療器械行業處於黃金髮展期
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穩定發展,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對於醫療衞生事業的投入越來越高,人們對於健康的支出也逐年提高,其中佔比較高的醫療器械支出水平逐年增加。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統計,2017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4425億人民幣,2008-2017年均複合增長達到23.56%,從需求端可以看出醫療器械行業的需求將不斷得到釋放,從供給端來看,創新醫療器械的優先審評等產業支持政策,也將優化市場供給。綜合來看,需求的增加,供給端的優化以及政府產業支持政策將推動醫療器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3.2. 生物醫療低温存儲行業需求旺盛
3.2.1. 生物醫療低温存儲設備是生物醫療領域的重要基礎設施
根據我國《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我國醫療器械可分為臨牀檢驗器械等22個大類,其中臨牀檢驗器械包括16個小類,生物醫療低温儲存設備屬於其中的“檢驗及其他輔助設備”。主要涵蓋醫用冷藏箱、血液冷藏箱、醫用低温保存箱等設備,目前在下游應用領域被廣泛使用,最終用户涵蓋醫院、生物製藥公司、高校等科研機構,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應用場景:生物樣本庫、藥品及試劑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通過多種製冷劑的精確混合配比,確保生物樣本的長期可靠的低温保存。
3.2.2. 中國生物醫療低温存儲行業市場規模
全球生物醫療低温存儲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17.75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27.47億美元,CAGR為4.5%,預計在2025年有望達到36.47億美元。國內生物醫療低温存儲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0.86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1.45億美元,CAGR為5.2%,預計在2025年有望達到2.07億美元。
3.2.3. 中國生物醫療低温存儲行業需求緊俏
生物樣本庫方面來看,隨着國內外政府、高校主導的研究機構對於生物樣本的標準化、高質量以及臨牀資料齊全的高要求,較多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樣本庫比如中華骨髓庫、國家基因庫被建立。隨着建立的樣本庫所儲存的樣本數量的增長温存儲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未來醫院、醫藥研發服務企業、第三方醫學檢驗公司也將對低温存儲設備產生較多的需求。
藥物以及藥劑安全來看,Pharmaceutical Commerce發佈的《2018 Biopharma Cold Chain Sourcebook》顯示,生物藥中約27%需要冷藏保存,且冷藏生物藥銷售增速將達到常温生物藥銷售增速的兩倍。隨着生物藥規模的不斷擴大,冷藏藥品的比例將不斷提高,由此對藥品終端的存儲設備要求也隨之提高。
疫苗安全方面,隨着近年來疫苗安全事件的發生和相關法律制度的推出與完善,疫苗安全體系的建設不斷加快,目前接種環節雖然可以通過普通存儲設備及信息系統進行存儲及接種管理,但在庫存管理及接種過程中,仍需要工作人員核對判斷,存在疏漏的可能性。結合物聯網技術,提升疫苗存儲管理和接種過程的自動化程度,減少人為的判斷疏漏,是完成疫苗接種環節安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物聯網技術與低温存儲設備融合產生的新模式保證疫苗安全。
在血液安全領域,用血效率的提升仍需不斷推進。通過物聯網技術與存儲設備的融合,可將分佈式血液存儲設備前移至臨牀用血科室,待使用時通過醫院內部審批系統實現遠程用血審批,將大大減少血液轉運時間,並根據實際需求取用,提高用血效率,未使用血液可進行重新調配使用,避免浪費,通過物聯網技術與低温存儲設備的創新融合,保證血液安全,也同時刺激了物聯網技術與存儲設備的需求。
3.3. 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生物醫療低温存儲市場按照產品的應用場景可再細分為四個市場:生物樣本庫、藥品以及試劑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如下圖所示,公司在以下四個細分市場的佔有份額均佔據首位。生物樣本庫方面,公司佔據市場份額50.5%,藥品安全以及試劑安全領域,公司佔據市場總份額為27.3%,疫苗以及血液安全方面,公司分別佔據市場總份額32.2%、21.4%。
3.4. 可比公司比較情況
選取二級市場可比公司,海爾生物收入體量大,市佔率高,業務根基深厚,具有領先優勢。
同時在研發人員數量、投入方面,公司在國內品牌企業中,處於領先水平,助力公司持續保持產品競爭力。
在產品節能性能方面,公司的多款超低温保存箱獲得美國能源之星認證,是唯一獲得該項認證的國內品牌,具有技術領先性。同時與全球其他入選品牌相比,公司產品不僅在總體數量上佔據優勢,而且,在0.35千瓦時/24小時/立方尺以下的低能耗產品的佔比達到47.06%,在特定領域領先優勢明顯。
3.5. 公司的競爭優勢
3.5.1. 行業領先的技術實力與產業化經驗,打破國際壟斷
公司在低温存儲領域有着近20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為率先在國內實現低温存儲設備規模化生產的企業之一,構建了較高的技術壁壘。公司在技術上不斷深耕,冰襯冷藏箱、太陽能冷藏箱運用温度保持等核心技術,入選世衞組織採購目錄,獲得全球範圍的高度認可。同時在節能領域實現突破,公司多款超低温保存箱採用了碳氫節能設計,獲得美國能源之星認證,並在節能性能上領先國際眾多品牌。公司產品獲得國家級別的認可,公司研發的航天專用冰箱先後搭載神舟八號、九號、十號、十一號飛船被送往外層空間,執行空間科研任務,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掌握航天冰箱核心技術的國家。
3.5.2. 行業內率先將醫用低温儲存設備與物聯網創新融合
血液儲存全程冷鏈運輸對於保持疫苗質量至關重要。公司基於物聯網血液存儲設備的解決方案已經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地建成示範樣板,將血液存儲設備由輸血科前移至臨牀輸血點。同時在疫苗領域,物聯網智慧疫苗接種設備已經在天津市河東區大王莊及小澱、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成都市青白江區等地建成示範樣板,為疫苗接種提供可追溯的綜合管理方案,滿足臨牀需求。
3.5.3. 覆蓋全國,面向世界,位居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第一位
海爾通過多年耕耘市場,全國的經銷商網絡、售後服務網絡服務構建完善,通過經銷商與客户互動產品需求,針對客户痛點設計定製化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動產品迭代,挖掘客户需求潛力,促進產品和解決方案升級。同時在客户維護方面,通過售後服務網點,及時響應終端客户的售後維護需求,提升客户粘性。憑藉覆蓋全國的經銷網絡與售後服務體系,公司位居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第一位,不斷強化渠道壁壘,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4. 募集資金用途
海爾生物本次公開發行股票79,267,940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25%。本次發行全部為新股發行,原股東不公開發售股份。本次發行後總股本為317,071,758股,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123,103.11萬元。
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海爾生物醫療產業化項目及公司銷售網絡建設。通過海爾生物醫療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公司將現有生產車間搬遷至自有廠房,消除生產經營用房對關聯方租賃的依賴,並將為未來逐步提升產能預留髮展空間;同時,公司將使用募集資金投入持續加大對潛力地區的銷售網絡佈局和對潛在客户的服務力度,擴充公司直銷團隊力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銷售,提升血液、疫苗、生物樣本庫等物聯網產品的市場覆蓋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