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A/H股市場走牛,AI主線的科技敍事氛圍愈發濃厚。而反觀國內AI產業,伴隨着2025年中期財報的相繼出爐,一場以應用商業化為主導的新敍事似乎也正在加速展開。
一、SaaS+AI商業化"開花結果",微盟新曲線"初露頭角"
微盟集團(02013.HK,以下簡稱"微盟")作為國內SaaS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其最近披露的2025年中報中首次披露了AI相關的收入,實現了商業化落地的突破,也標誌着其在"SaaS+AI"商業化之路上迎來開花結果。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微盟來自AI的相關收入約3400萬元(人民幣,單位下同),主要來自AI工具矩陣(如WAI SaaS、WIME等產品)在電商全流程化的應用。此外,得益於AI商業化的突破,微盟的訂閲解決方案收入也實現環比提升1.38%達4.38億元,步入企穩回升階段。
富途顯示,截止到8月26日,微盟集團自4月8日觸底以來累計反彈幅度約94%,近乎翻倍,同期港股SaaS板塊整體反彈超過50%。聰明資金的持續流入,表明市場對微盟"AI+"戰略的認可,以及對SaaS企業未來增長潛力的樂觀預期。
微盟集團2025年1月以來的股價分時走勢圖
SaaS概念股2025年1月以來的股價分時行情
(來源:富途)
這不僅是商業模式的突破,也是對於SaaS企業的AI+邏輯(降本增效+商業化)一次驗證和兑現。微盟新曲線"初露頭角",將助推市場調高對其未來的增長預期。當然,也給市場增添了一些信心,預期也會利於市場對於SaaS資產及相關產業鏈價值的進一步重估。
今年以來,AI正從大規模的算力投入、雲服務消耗期,奔向應用商業化起量的階段。諸如Cursor(開發商是Anysphere)、Anthropic等海外,國內如快手可靈展現出AI Agent的極強的"鍊金"和"吸金"能力,同時也逐漸點亮了AI未來的產業化方向。
如果説2024年是AIGC全面佈道的"上半場",那麼2025年的下半場則由能落地、可交付的AI Agent接棒。而根據東方證券的報吿顯示,從AI產品ARR收入看,目前已經有一定商業化規模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一是通用模型服務訂閲收費產品、二是結合垂類場景的AI Native產品、三是AI賦能原有業務場景。微盟集團擁有15大AI Agent,佈局超過58個真實商業應用場景,AI Agent產品對核心SaaS業務的客户活躍度和商業化形成了有效拉動。總的來説,通過將AI能力深度融入電商、零售等核心場景,微盟不僅有效的提升了客户粘性,還為自身創造了新的收入增長點。
除了AI商業化"破繭"之外,微盟在今年上半年還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扭虧為盈,開始走出虧損困境。
二、迎來盈虧拐點時刻,經營質量持續改善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微盟的經調整收入同比上升7.8%達7.75億元;經調整淨利潤0.17億元,同比大幅改善109.0%,好於彭博一致預期,並實現了自2021年以來的首次扭虧,這一突破被市場視為微盟戰略轉型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
微盟在盈利能力方面的顯著改善,源於微盟在業務結構優化和運營效率提升上的持續努力。雖然頂着宏觀"逆風"和廣吿業務返點政策調整的壓力,但微盟通過聚焦高價值客户、減少低毛利業務,穩住規模的同時實現收入質量的顯著提升。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微盟的毛利同比增長1.1%,毛利率從66.4%上升至75.1%,大幅提升了近9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微盟的兩大核心業務——商家解決方案和訂閲解決方案的客單價(ARPU)均實現增長,分別較2024年上半年提升1.9%和4.5%。這一趨勢反映了微盟在大客户戰略上的成功推進。相比中小商家,大客户經營穩定、付費意願強、續簽率高、LTC/CAC更優,能夠為微盟帶來穩定的業績增長。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微盟的智慧零售板塊,其大客化滲透率持續攀升,已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支柱。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微盟智慧零售的客户GMV同比增長13.4%,億級GMV賬號數同比增長60%、百萬級GMV賬號數同比增長34%。集團型企業多品牌合作、多業務線合作趨勢上揚,多賬號合作客户數同比增長22.2%,多賬號合作客户收入同比增長19.3%。而在行業影響力方面,微盟在中國時尚零售百強企業中的佔比達到48%,商業地產百強佔比50%,連鎖便利店百強佔比42%,顯示出其在大客市場中的強大競爭力。
歸根結底,微盟之所以扭虧為盈,除了降本增效之道成效顯著之外,還離不開一個關鍵變量:AI的助攻。
鑑於上述,微盟在期內實現了AI商業化的突破,同時也推動了訂閲解決方案收入的環比企穩回升。這讓市場看到了微盟在AI下半場的"誠意"和"底氣",尤其是將AI Agent解決方案整合到電商、零售及其他主要場景,從而激活和釋放更多的增量。
例如,面向SaaS客户的WAI SaaS產品在2025年上半年的平均月活躍商户數較2024年下半年增長57%,而服務於中小微電商從業者WIME的累計註冊用户數增長139%,達到11萬,收入更是飆升172%。這些數據表明,AI不僅為微盟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還通過提升運營效率和客户體驗,進一步鞏固了其核心業務的競爭優勢。
三、深耕微信電商生態,挖掘全域增長新機遇
除了努力打好AI Agent這張牌之外,微盟也一直在外部生態中挖掘增量。而且作為微信生態的深度參與者,微盟在外部生態協同方面的佈局同樣值得關注。特別是其與大股東騰訊之間的互動也一直備受市場關注。今年初雖受騰訊減持風波影響,微盟股價有所波動,但實際上,微盟一直在不斷加強與騰訊生態的聯繫,尤其是其治下的微信電商生態。
年初,微盟就率先推出"微盟X微信小店"五大解決方案,打通了小程序與微信小店的跳轉鏈路。數據顯示,這一舉措在上線首月即滲透15%的存量賬號。報吿期內,開啟功能的商家月訂單環比平均增速達27%、月會員環比平均增速達26%。2025年上半年,微盟新綁定微信小店商家月GMV規模約5000萬元,月度增長率約100%。
電商曆來是互聯網廠商的必爭之地,騰訊對於做大微信電商的決心有目共睹,特別是近幾年,例如從"All in"視頻號電商到升級"微信小店",實現了微信生態內電商流量的整合與優化,也預示着騰訊在電商領域的新期待和佈局。而微信電商將承擔騰訊未來2-3年增長的主要任務,也已成為市場共識。
據分析師稱,微信電商發展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從2024年底起約1-2年為初始階段,第一階段GMV包含私域和公域電商,私域電商初期(第一年)預計1000億左右規模,2025H2可能翻倍,第二階段GMV可能達3000-4000億規模。
而對於這片熟悉的"沃土",微盟憑藉在微信生態中的先發優勢和深厚積累,將牢牢抓住這一增長紅利。當然,微盟亦深諳"雞蛋不放一個籃子裏"的道理。、除了微信生態之外,近兩年來微盟已接入小紅書、快手,並於8月以團購為入口與美團實現了深度打通,預計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將進一步接入抖音。這種全域渠道的佈局策略,不僅降低了微盟對單一生態的依賴,也為其未來的橫向擴張提供了廣闊空間。
SaaS行業在AI技術重塑的浪潮下,正迎來付費模式和商業邏輯的深刻變革。隨着AI智能體的商業化落地,越來越多的平台型廠商開始探索賦能生態的合作方式,如微盟這樣的頭部企業通過整合整合AI能力和多平台生態資源,有望從傳統SaaS服務商進化為具備系統平台能力的智能體產品公司,其橫向複製空間和長期增長潛力不容小覷。
結語
目前市場對於微盟2025年中報整體持積極態度,扭虧為盈和毛利率躍升被視為重大轉折點。近期,摩根大通增持微盟1621.37萬股,持股總數達到3.42億股,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其未來增長的信心。
短期來看,微盟的股價反彈已部分反映市場樂觀預期;長期來看,隨着AI產品規模化落地和全域渠道協同效率的進一步釋放,微盟的長期投資價值將逐步顯現。
無論是AI Agent的規模化應用,還是大客户戰略的持續推進,亦或是全域生態的協同佈局,微盟都在以實際業績迴應市場的期待。對於投資者而言,微盟的轉型成功不僅是"SaaS+AI"邏輯的驗證,也為國內科技企業在新經濟週期中的發展路徑提供了寶貴參考。隨着AI商業化的進一步深化和生態協同效應的釋放,微盟的未來增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