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反內卷如火如荼,鋰電個股股價波動劇烈。
今日,在天齊鋰業、贛鋒鋰業雙雙下跌情況下,江特電機逆勢收漲1.99%,最新報9.74元/股,總市值爲166.2億元。
晚間,因近3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20%,江特電機發布股票交易異動公告。
針對市場關注的鋰電和機器人兩大熱點,江特電機做出迴應。
江特電機表示,在宜春地區現擁有多個採礦權和探礦權,持有或控制的鋰礦資源量1億噸以上。
目前,茜坑鋰礦是江特電機最重要的礦區,已取得採礦許可證,開採年限30年。
作爲我國第一個在國家自然資源部辦理的鋰雲母型鋰礦採礦權證,茜坑鋰礦的證載面積爲1.3826平方公里。
若Li2O平均品位按 0.44%計算,礦石資源儲量爲7293萬噸;若Li2O平均品位按0.39%計算,礦石資源儲量達到1.2667億噸,系大型鋰礦。
江特電機預計,茜坑鋰礦開採後,將大大提高公司鋰礦的自給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利潤率,對公司鋰產業板塊未來30年的發展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與此同時,江特電機還指出,人形機器人產業是歷史性發展機遇,公司對此高度重視。
一方面,江特電機正以公司下屬尉爾(深圳)智能驅動有限公司爲主體面向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開發。
另一方面,江特電機積極與行業上下遊合作, 加強與頭部機器人公司、零部件供應商的溝通和合作,以打造產品和供應鏈的質量與優勢。
前幾年,新能源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江特電機的股價在17個月的時間內(2020年5月-2021年9月)從1.25元/股漲至最高的32.56元/股,最高翻了26倍。
大漲之後,新能源狂歡戛然而止,碳酸鋰價格從約60萬元跌至不足6萬/噸,江特電機的業績受到影響,2023年、2024年淨利潤連續虧損超3億元,面臨退市危機。
今年上半年,江特電機預計歸母淨利潤虧損9500萬元-1.2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6406.56萬元。
同時,江特電機的股價也進入一路陰跌,歷經3年多的調整期(2021年9月-2025年5月),於去年9月觸及最低的6.2元/股,累計跌幅近74%。
9·24行情中,江特電機曾反彈過一波,不過之後又繼續下跌至今年4月9日,近乎將這一輪的漲幅全部跌沒了。
上週,得益於鋰電反內卷消息面刺激,江特電機股價大幅反彈,資金關注度明顯上升,一度實現2連板,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超28%。
值得注意的是,江特電機近期進行控制權變更,原實控人朱軍、盧順民分別向伍佰英里科技轉讓其持有的江特實業25%的股權。
轉讓後,伍佰英里科技持有江特實業50%的股權,朱軍、盧順民各持有江特實業25%的股權,江特電機的實際控制人由“朱軍、盧順民”變更爲“王新、朱軍”。
資料顯示,伍佰英里科技是一家成立於2022年的投資公司,知名“牛散”王新爲控股股東。
自2017年起,王新持續增持江特電機,至2025年一季度末直接持有5012萬股,佔總股本2.94%。
8年“不離不棄”的投資,如今又成爲實控人,可見該牛散對江特電機的未來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