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間,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的一則公告引發了市場震動。
根據公告,智元機器人將要收購上緯新材63.62%的股份,成爲其控股股東。
若這項交易能成功落地,將會使智元機器人成爲科創板首傢俱身智能企業,併成爲“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針對股權轉讓事項,上緯新材自7月2日起停牌,今日開市復牌後漲停,股價報9.34元/股,總市值爲37.67億元。
公告顯示,7月8日,SWANCOR IND.CO.,LTD.(Samoa)(簡稱SWANCOR薩摩亞)、智元恆嶽、Strategic Capital Holding Limited(Samoa)(簡稱STRATEGIC薩摩亞)、上緯國際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緯投控)共同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一》。
協議一顯示,智元恆嶽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上緯投控全資子公司SWANCOR薩摩亞所持上緯新材24.99%的股份。
同日,另一則公告指出,SWANCOR薩摩亞與上海致遠新創科技設備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致遠新創)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二》,致遠新創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SWANCOR薩摩亞所持上緯新材0.60%的股份。
金風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致遠新創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三》,致遠新創合夥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金風投控所持上緯新材4.40%的股份。
以上股份轉讓的價格均爲7.78元/股,總價款爲9.41億元。
上緯新材指出,智元恆嶽及致遠新創擬受讓公司部分股份的資金,均爲其自有及自籌資金。
完成權益變動之後,智元恆嶽和致遠新創將合計擁有上緯新材29.99%的股份及對應股份的表決權。上緯新材的控股股東將由SWANCOR薩摩亞變爲智元恆嶽,實控人將變爲鄧泰華。
另外,智元恆嶽還以協議轉讓爲前提,擬通過部分要約收購的方式增持上緯新材37%的股份,要約價格爲7.78元/股。其中,SWANCOR薩摩亞擬將所持上緯新材33.63%的股份預受要約。
智元機器人,構建了領先的機器人“本體+AI”全棧技術,具備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機集成和製造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智元擁有遠徵、精靈、靈犀三大機器人家族,產品覆蓋交互服務、工業智造、商業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種商用場景,預計2025年出貨量達數千臺。
值得一提的是,智元機器人近期接連傳來融資的消息。
今年3月,智元機器人完成了由騰訊領投的新一輪融資,另外還有多家產業方及老股東跟投,如龍旗科技、臥龍電氣、華髮集團、藍馳創投等。
5月,智元機器人又一次完成了B+輪融資,新增京東、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的投資方,包括上汽在內的多家老股東進行了增資。
量產方面,1月智元機器人的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正式下線,共量產雙足人形機器人731套、輪式通用機器人269套。
智元機器人合夥人、研究院執行院長、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此前表示,從戰略角度來看,機器人公司如果不做大模型是沒有未來的。沒有智能化,沒有作業能力,機器人只是一個硬件,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姚卯青還指出,2025年智元機器人的商業化目標是,營收較去年實現數倍增長,出貨量預計在數千臺左右。產品的應用場景也比較豐富,除了科研、教育市場,還有智元重點開拓的工業、商業、服務業等領域。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在全球機器人市場所佔份額約40%;未來四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以23%的複合年增長率從2024年的470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1080億美元,在未來四年翻一倍以上,鞏固中國的機器人大國地位。
不過,由於高研發投入和處於高競爭環境之中,很多機器人企業短期的經營狀況不夠理想,大多仍處於虧損狀態。未來在衝擊上市後,商業化落地仍然影響其發展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