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一天16家,港股IPO爆了!

最近幾天,港股IPO公司多到頭暈目眩!

就在今天(6月30日),一共有8家港股公司同時招股,包括極智嘉、首鋼朗澤、BOSS直聘、富衛集團、峯岹科技、訊衆通信、大衆口腔、藍思科技,除BOSS直聘於30日上午招股結束外,其餘7家公司的招股時間都還將持續2-4天。

這都不算啥,上週五更誇張——港交所直接被16家公司的上市申請材料淹沒了!這些公司涵蓋機器人、半導體、消費、生物醫藥、金融等多個行業,其中有5家是A+H雙重上市。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的具體情況。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共迎來43只新股IPO上市,較2024年上半年的30家增長了43.3%;新股首發募集資金累計約1067.1億港元,已經超過了2024年全年的876.5億港元,這主要受寧德時代、恆瑞醫藥、海天味業等大型IPO上市的拉動。

數據來源:Wind,格隆彙整理

從2025年各月的表現來看,5月是募資金額最多的月份,單月募資總額達572.9億港元;6月是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月份,一共有15家公司上市。

數據來源:Wind,格隆彙整理

從募資金額來看,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資金額排名前3的新股分別是寧德時代、恆瑞醫藥、海天味業,分別募資410.1億港元、113.7億港元、101.3億港元,三家公司合計募了625.1億港元,佔到今年港股IPO募資總額的58.6%。這3家公司都是A+H雙重上市,其中,寧德時代是今年截至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

當然,也有不少公司募資金額較小。今年有9家公司募資金額在2億港元及以下,分別是藥捷安康-B、新琪安、紐曼思、手回集團、香江電器、容大科技、江蘇宏信、舒寶國際、找鋼集團-W。

按Wind一級行業來劃分,2024年在港股上市的43家企業中,來自醫療保健和可選消費兩個行業的新股數量最多,分別爲10家和8家;首發募資金額最多的是工業,主要得益於寧德時代。

從上市首日漲跌幅表現來看,今年在港股上市的43只新股中,共27家在上市首日收漲,3家收平,13家收跌,上市首日破發率爲30.2%,而今年A股51家新股無一破發。從趨勢來看,港股IPO在2021年創下45.7%的破發率高峯後,此後幾年破發率整體趨勢有所下降。

數據來源:Wind,格隆彙整理

從個股表現來看,首日漲幅前兩名是映恩生物-B、藥捷安康-B,分別上漲116.7%、78.7%,均是以18A章規則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另一家醫療公司佰澤醫療以42.4%的漲幅位於第五;漲幅前十的公司中,有IFBH、蜜雪集團、滬上阿姨、布魯可4家公司屬於近期大火的消費賽道。這與今年港股醫藥、新消費大火的整體環境相一致。此外,漲幅第十的吉宏股份屬於A+H雙重上市的公司。

除上市數量和募資金額大幅增加外,今年港股IPO的認購也非常火爆;其中,布魯可、蜜雪集團、滬上阿姨、藥捷安康-B、IFBH幾家公司的網上發行有效認購倍數超過1000倍。布魯可以6000倍的認購倍數成爲今年港股的“超購王”,其申購一手中籤率爲10%,穩中一手的最低申購金額爲7228萬港元。

此外,藥捷安康-B的有效認購倍數爲3419.9倍,申購一手中籤率爲0.8%,未能有申請者穩獲一手。認購倍數最高的十家新股中,三花智控穩中一手的最低申購金額僅4.5萬港元。

港股的中籤率分化比較大,除週六福和藥捷安康-B的一手中籤率不足1%外,其餘新股的一手中籤率都在1%以上,比A股高出不少。今年共有14家公司中籤率超過50%;其中古茗、南山鋁業國際、正力新能、賽目科技、宜賓銀行5家公司的1手中籤率達到了100%。

回撥方面,今年上市的43家公司中有35家公司觸發回撥機制,其中7家公司套路回撥,分別是江蘇宏信、容大科技、新琪安、藥捷安康-B、博雷頓、匯舸環保、佰澤醫療、MIRXES-B,這幾家套路回撥的公司中,除江蘇宏信上市首日收平,其餘均上漲,相對而言,套路回撥的公司打新勝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A股上市公司赴港尋求A+H雙重上市的熱度高漲。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年內已有8家A股公司成功在港二次上市。其中,吉宏股份、恆瑞醫藥、鈞達股份、寧德時代上市首日漲幅超過了15%,海天味業勉強收紅,漲0.6%,三花智控、南山鋁業國際破發,赤峯黃金收平。

此外,年內還有60餘家A股上市公司處於赴港上市的不同階段。

據Wind數據統計,2025年1-6月,港交所受理的新申請企業約2103家,遠超2024年上半年的73家首次遞表數量,其中單6月受理的企業數量就接近80家。此外,港交所網站顯示,截至6月30日,已獲上市委員會批準、待上市的企業有10家。

中國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有134家企業獲境外首發備案和全流通備案(如需詳細表格請後臺留言)。

在6月18日的2025陸家嘴論壇“推動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全體大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當前港股IPO排隊企業超160家,僅5月就有40多家企業遞表。

政策方面,6月中旬,相關部門發佈《關於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首次明確表示,允許香港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迴歸深圳交易所上市,這一政策將與當前內地企業赴境外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潮流形成互補。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未來港A兩地的上市公司將逐漸相互滲透,通過港股這座重要的橋樑,中國資產將在全球資本體系中迎來重新評估的重大機遇。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