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國腫瘤醫療服務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佰澤醫療(2609.HK)將敲響港交所的上市鑼聲,或爲投資者打開了佈局中國快速擴張的民營腫瘤醫療市場的一扇關鍵窗口。
這一上市動作的背景,正是基於中國腫瘤防治領域日益凸顯的嚴峻挑戰與巨大機遇。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的論文指出,中國已成爲全球癌症新發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
同時,中國腫瘤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優質腫瘤醫療資源集中,三四線城市的腫瘤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公立醫院對腫瘤治療過程“重治療”,但“輕篩查”和“輕康復”的現象較爲普遍,供需不匹配。
正是洞察並致力於解決這一資源稀缺與錯配的痛點,佰澤醫療憑藉其獨特的“早篩+治療+康復”腫瘤全週期服務戰略定位迅速崛起。公司抓住藍海市場和患者需求,已經建立起一個平臺化、一體化的醫院運營及管理集團,在具有醫療需求缺口的市場中佔據有利位置,展現出在腫瘤醫療服務賽道的差異化增長潛力。
鑄就護城河:優質資源+稀缺全週期戰略構築核心競爭力
佰澤醫療的核心競爭壁壘,很關鍵的在於其優質醫療資源的累積,以及國內稀缺的腫瘤全週期服務體系。
目前,佰澤醫療旗艦醫院位於北京,核心管理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於公立三甲醫院並曾擔任院長、副院長、醫務部主任等核心崗位,不僅在醫療行業發展與政策解讀上積澱了深厚的行業經驗,更高度認同公司“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廣惠民生”的使命願景。基於此,公司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大醫學科創中心、石學敏中醫發展基金會等頂尖機構形成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建立起強大的戰略合作網絡。
當然,在雄厚資源支撐下,佰澤醫療精心佈局的差異化腫瘤全週期戰略已然初具成效。
截至2024年12月,旗下醫院均設立了早癌篩查中心,康復科及標準化及專業化的腫瘤康復中心,爲腫瘤患者提供腫瘤篩查與康復服務,形成“篩查-診斷-治療-康復”閉環生態。
早前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佰澤醫療自有醫院早癌篩查中心數量、年度胃腸鏡檢查病例數均排名中國民營腫瘤醫療集團第一,行業的領先地位得到印證。
同時,公司還在積極引領行業規範發展。有新聞報道,佰澤醫療正聯合全國30多家大型醫療機構共同發起“腫瘤康復五大處方”倡議書,推動腫瘤康復專家共識落地。
站在市場格局來看,相較於腫瘤醫療服務行業中以規模化擴張爲主的海吉亞和以質子設備爲主的美中嘉和,佰澤醫療的腫瘤全週期戰略顯然爲其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高速擴張顯成效:五年佈局八院,投後整合力獲驗證
更爲具體的來看,在醫療服務行業,實現規模快速擴張通常依賴兩大關鍵能力:併購拓展版圖與投後提升價值。佰澤醫療在這兩方面均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併購擴張方面,2018年至2022年,佰澤醫療通過精準併購策略快速佈局腫瘤醫療服務網絡,先後收購5家民營醫院(含北京京西腫瘤醫院、天津南開濟興醫院、太原和平醫院、合肥佰惠醫院、武陟濟民醫院),並自建天津石氏醫院,形成6家自有營利性醫院以及2家託管醫院的服務矩陣。
而投後整合與賦能能力,則將公司的收購項目轉化爲實實在在的增長動力。2022至2024年間,公司自有醫院的門診人次總數由547919人次增至833000人次,年複合增長率爲23.3%;自有醫院的住院人次總數由30740人次增至46379人次,年複合增長率爲22.8%。
從醫院管理和學科建設的角度看,佰澤醫療併購後,將太原和平醫院由二級甲等醫院賦能升級爲三級康復專科醫院(山西省首家),將武陟濟民醫院由二級甲等醫院升級爲三級綜合醫院(武陟縣首家)。
這些量增質升的表現,直觀印證了其成熟可複製的投後整合提升能力,有望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環,爲後續擴張奠定基礎。
財務韌性凸顯:收入穩健增長,經調整利潤成功扭虧
高效的運營與成功的整合,最終在佰澤醫療的財務表現上結出碩果。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8.0億元增至11.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1.7%,毛利增速更爲顯著,由7955.7萬元增至2.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61.8%。相較於同行業海吉亞及美中嘉和的財務水平更具韌性和質量。
尤爲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已成功跨越盈虧平衡點,經營步入良性軌道。
依託於佰澤醫療運營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體系內醫院的日趨成熟、成本結構的持續優化,佰澤醫療淨利潤快速改善。2024年公司經調整淨利潤(剔除上市相關的一次性開支)達1249.6萬元,實現扭虧爲盈,有力驗證了其商業模式的持續成長潛力與盈利確定性。
緊握港股暖風:流動性改善+板塊回暖助力優質成長
佰澤醫療選擇此時赴港上市,恰與港股市場整體復甦態勢同頻共振。
一方面,港股市場氛圍正持續修復回暖。在創新藥板塊領漲的驅動下,市場對醫藥領域的投資熱情顯著升溫。富途數據顯示,年初低位至今,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漲幅已超過50%。同時,美國5月CPI不及預期,美國總統再次喊話降息100基點,市場加大對美聯儲9月降息的押注。若降息週期重啓,醫藥板塊的估值修復進程或將再獲助力。
充沛的流動性亦爲新股表現注入動能。南向資金持續積極佈局港股,年內淨買入額已超6000億港元,其中單日淨流入逾百億港元的情況多次出現,對流動性敏感的新上市及中小型成長股形成傾向性利好。
另一方面,港股IPO市場的整體回暖也爲新股發行營造了良好氛圍。格隆匯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港股共迎來28家公司上市,IPO募資總額相較去年同期飆升逾7倍,反映出投資者對新股認購意願的普遍提升。
可見,當前市場流動性改善、投資者信心修復以及醫藥板塊重獲青睞的協同效應,爲佰澤醫療把握港股上市良機提供了關鍵的時間窗口。
價值釋放正當時:腫瘤全週期服務迎資本市場新篇章
隨着港股市場回暖復甦,在人口老齡化加劇與癌症防治需求升級的雙重驅動下,佰澤醫療依託“早篩+治療+康復”的腫瘤全週期服務戰略佈局,有望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持續完善腫瘤醫療服務網絡,迎來腫瘤全週期服務生態價值釋放的關鍵窗口。
伴隨中國腫瘤醫療市場持續擴容與港股估值修復進程的推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佰澤醫療,有望藉助資本之力加速完善其腫瘤全週期服務網絡,開啓價值釋放與規模成長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