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來,龍蟠科技(603906SH/2465HK)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堪稱亮眼。自4月9日的本輪低點8.16元開始啓動,今日報收14.41元,累計漲幅達到76.59%,期間累計獲得5個漲停板,最高漲幅接近100%,突破近一年來的新高。
消息面上,公司近期在業務拓展方面捷報頻傳,接連斬獲大單成爲股價表現的直接催化劑,同時資本市場固態電池概念熱度也爲其添了一把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引爆全民關注熱潮的國民級賽事IP——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中,龍蟠科技同樣身影閃現。作爲江蘇本土企業,龍蟠科技於上週末正式官宣,成爲“蘇超”的官方戰略合作夥伴,與蘇超賽事開展全方位的合作。
無論是從業務拓展的強勁勢頭,還是固態電池等前沿領域的前瞻佈局,乃至熱點體育營銷大事件賦能品牌塑造的創新實踐,不難看到龍蟠科技展現出的獨特競爭力和長期成長潛力,不妨就此進一步挖掘當下公司的機會所在。
1、頻頻斬獲大單,彰顯核心競爭力
時近年中,磷酸鐵鋰市場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深層次調整後,行業格局逐步開始重塑,頭部企業的優勢正持續顯現。
以龍蟠科技爲例,今年以來,公司接連獲得包括Blue Oval(福特電池工廠)、楚能新能源、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多個磷酸鐵鋰大額訂單。
據統計,近半年內,龍蟠科技的訂單合計合同額就已經超過270億,其中來自海外磷酸鐵鋰訂單就已經達到三個。隨着龍蟠在印尼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工廠規劃中的產能提升,公司在全球正極材料市場的佈局優勢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3月份,龍蟠科技還推出了包括四代高壓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S526)、一代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再生技術在內的全球前沿新技術。其中,最新迭代採用一次燒結工藝的第四代高壓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S526,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均有突破,壓實密度達到2.62g/cm3,放電容量達到158mAh/g。
根據此前中銀證券觀點,考慮到傳統磷酸鐵鋰競爭較爲激烈,當前盈利水平下部分落後產能已具備出清條件。高壓實密度產品對技術積澱要求較高,目前僅有頭部幾家企業實現批量出貨,預計2025年磷酸鐵鋰市場將進一步向頭部和低成本企業集中。
2、固態電池迎密集催化,凸顯長期成長價值
近期固態電池行業再迎一系列催化,資本市場行情表現熱絡。作爲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關鍵方向,其長期潛力獲得市場的持續看好。
在產業邏輯確定性背景下,龍蟠科技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前瞻佈局,也展現出巨大的價值成長潛力。
一方面,憑藉深厚的技術研發實力,龍蟠科技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研發上取得顯著進展,公司也一直保持與固態電池廠商展開合作,並與頭部高校展開產學研共同開發。同時公司也是全球少數幾家掌握全固態電池適配添加劑技術的公司之一,其技術在電池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據悉,旗下全資子公司三金鋰電專注於固態電池前驅體的研發和生產。目前針對固態電池的高鎳前驅體和富鋰錳基前驅體正在和客戶展開驗證,三金鋰電還推出了針對固態電池量身開發的D系列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其通過元素摻雜、結構調節等優化措施使其更加穩定、更加安全以及更加長效,可以較好地解決固態電池存在的正極材料開裂、材料高溫分解等問題。隨着新產品的陸續上市,爲公司帶來持續的成長推動力。
另一方面,公司在材料端和產能佈局上卡位精準,通過與上遊原材料供應商緊密合作,確保原材料供應穩定與質量可控,並積極拓展下遊市場以及海外佈局,與電池廠商、車企開展廣泛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
此前招商證券研報指出,固態電池作爲一項革命性技術,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兩大突出優勢,率先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突破的企業,勢必將改變現有的市場發展格局,成爲能引領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新巨頭。而根據EVTank發佈的《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全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或將提前至2027年。
作爲固態電池產業鏈的隱形冠軍,龍蟠科技憑藉其前瞻性的佈局,有望在固態電池市場爆發時充分受益,迎來新一輪的價值增長。
3、攜手“蘇超”品牌知名度飛躍“搭快車”
與其它衆多電池材料企業相比,龍蟠科技還有一項獨特之處,就是擁有較多的C端消費品業務。目前龍蟠旗下的業務涵蓋了鋰電池正極材料、碳酸鋰冶煉、電池回收、氫能催化劑、車用潤滑油、冷卻液、車用尿素溶液、日化與消毒殺菌這“八大金剛”系列產品,其中後面的四大類產品都是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具有很強的品牌屬性。
對於這部分品類而言,龍蟠科技此次成爲“蘇超”的官方戰略合作夥伴,無疑將對其品牌知名度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截至6月16日下午,抖音平臺的#蘇超聯賽#話題播放量超42億次,微博平臺的#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話題閱讀量超6500萬次。6月15日,無錫隊對陣常州隊的比賽,僅僅在央視頻一個平臺的觀看人數就達到了239.5萬人次。
隨着“蘇超”賽事的賽程推進,關鍵場次的觀看流量將會進一步升高,“蘇超”對於贊助商企業品牌的促進作用將會在三季度得到進一步體現。
4、結語
當前,資本市場對中國資產估值修復的信心持續升溫,科技主線更是備受青睞。
從近期券商2025年中期策略會來看,多家券商機構紛紛表示看好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在資產配置方面,各券商一致看好科技領域。
與此同時,外資機構也紛紛加快佈局中國資產的步伐。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隨着國際投資者正尋求加大投資組合的多元化,並擔心錯過中國的科技進步紅利,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配置意願已經明顯加強。考慮到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敞口仍相對較低,這意味着未來外資增持中國資產的空間巨大。
在此背景下,龍蟠科技作爲鋰電產業鏈中的稀缺標的,兼具成長性與確定性。公司在磷酸鐵鋰與固態電池領域的優勢地位,使其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與持續增長潛力。同時,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與固態電池技術的逐步成熟,龍蟠科技的業務佈局與技術儲備也將爲其業績增長提供有力保障。
在當下資本市場環境下,龍蟠科技的稀缺性與成長確定性有望得到市場的進一步認可,後續的表現也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