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海發佈會現場,聚光燈下暗藏資本市場風向標——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833.HK)正式啟動品牌戰略升級,以"平安好醫生"全新形象亮相,同步發佈"家醫主動護、名醫零距離、就醫全程管"三大醫健服務矩陣。這場被業界視為互聯網醫療賽道關鍵卡位的品牌煥新,旋即引發資本市場強烈共振。
品牌發佈後三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強勢錄得超15%累計升幅,12日主力資金淨流入7701萬元,單日最大升幅超12%,躍居港股醫療保健板塊以及港股市場智能醫療板塊榜首。
當品牌煥新遇上資本熱捧,平安好醫生究竟解碼了怎樣的行業增長密碼?這場戰略躍遷背後,又預示着互聯網醫療行業怎樣的價值重構?
圖表一:平安好醫生股價表現
數據來源:WIND,格隆彙整理 數據截至2025年6月12日收盤
當"平安好醫生"的LOGO再次點亮發佈會巨幕,這不僅是名稱的復歸,更是一場蓄力十年的價值覺醒。
這場看似"迴歸初心"的品牌煥新,實則是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變革的縮影,其戰略縱深可從三個維度解構:
第一層:專業屬性增強,戰略協同加深。
在互聯網醫療從流量爭奪轉向價值深耕的拐點,"平安好醫生"的名稱迴歸,將“醫生”這一核心要素的強化,將醫療服務的專業屬性前置,與平安集團"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生態形成戰略協同。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李鬥在大會上提到, 公司已成為國內領先的醫療健康養老管理服務提供商。這進一步明確了平安好醫生的最新定位,也就是説,如今的平安好醫生不只是在線上看病的“好醫生”,更是承接用户健康長壽相關需求“好醫生”。
第二層:服務承諾具象化,醫健服務新標杆。
"省心、省時又省錢"的客户價值主張,在此次煥新中被重構為可度量、可感知的服務標準體系,即會上重磅推出的年度醫健服務名片,“家醫主動護、名醫零距離、就醫全程管”。
其中,“家醫主動護”基於擁有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世界家庭醫生組織資質認證的副高及以上家庭醫生團隊,按照國內首個《家庭醫生遠程與互聯網健康服務規範》團體標準,為亞健康、疾病、慢病用户展開7*24小時全天候的病案分析和主動服務。
“名醫零距離”則是對院士領銜的專家團服務體系全面升級,實現3小時3000+專家音視頻直連,並與多位名醫院士共創互聯網MDT線上診療標準,為廣大重症用户帶去福音。
“就醫全程管”則是對就醫全旅程服務進行了體系化的創新,補齊手術協助、術後康復指導兩大核心服務,病患在院中可獲得陪掛號、陪就診、陪檢查、陪手術、陪出院6大陪護和院後指導康復的極致服務體驗,讓用户從掛號到康復,全程託管,不再迷茫。
整體來看,公司通過"家醫主動護"構建健康管理入口,"名醫零距離"打通優質資源壁壘,"就醫全程管"實現服務閉環,平安好醫生將抽象的服務承諾轉化為具體的服務觸點。這種工程化思維,恰是互聯網醫療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效能提升的關鍵分水嶺。
第三層:數智化醫療,“好醫生”進化。
在"家庭醫生+養老管家"的雙輪驅動下,品牌煥新實質是生態位重塑。通過串聯支付端(保險)與供給端(醫療資源),平安好醫生正將自身打造為醫療健康生態的流量入口與價值樞紐。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構建起覆蓋29個科室的5萬名內外部醫生團隊,鏈接4000家醫院、23.5萬家藥店的"四到"服務網絡。這些沉澱十年的基礎設施,在此次煥新中轉化為服務躍遷的底層支撐。
強大的數據支撐,也為公司向數智化醫療打造深厚地基。平安好醫生首次推出全場景、全週期、全生態的“7+N+1”AI醫療產品矩陣,為AI醫療發展加速:
其中,N:"人+機"的既往AI Agent智能體賦能產品的升級。
7:公司首發的"機+人"全原生進化AI醫療產品,包括"平安芯醫","安主任"、AI養老管家、AI醫務室、AI健管師、AI慢病管理師、AI健康福利官等;
1:行業賦能的"有醫"平台,讓平安好醫生的AI醫療底層核心能力惠及整個社會。
圖表二:平安好醫生“7+N+1”產品體系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格隆彙整理
以“平安芯醫”為例,作為真人名醫的數字分身,可24小時響應用户醫療健康需求,並協助醫生建立檔案、整理撰寫病歷、輸出會診參考、梳理康復管理方案等。6月10日,平安好醫生同期啟動了“平安芯醫千醫計劃”,下一步計劃匯聚更多名醫專家,藉助AI共享醫學智慧、放大服務效能。
圖表三:平安芯醫千醫計劃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格隆彙整理
而“安主任”相當於家庭醫生的AI助手,協助家醫解決專屬檔案、疾病診斷、醫健諮詢、醫健服務、報吿解讀最常見五難問題,共同為用户提供7*24小時,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閉環服務。
可以想象以下場景:當地處偏遠縣城的一位用户,偶然發現乳腺超聲報吿異常,那一刻,焦慮像潮水般將她淹沒。此刻她只需點開平安好醫生APP聯繫她的“平安芯醫”,一位乳腺科專家的數字人分身將為她答疑解惑,最快3小時更可獲得名醫本人的音視頻直連和線下進一步就診安排。
不難看出,品牌煥新後的平安好醫生,不只是互聯網化的“好醫生”,更是具有數智化內涵的“好醫生”。
實際上,這場醫療AI的進化論,本質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雙重變革。當平安好醫生將技術積累轉化為可複製的醫療新質生產力,其構建的不僅是服務閉環,更是未來醫療生態的基礎設施。在"7+N+1"矩陣背後,我們看到的或許是一個"AI+醫療"新紀元的開啟。
站在十年的節點回望,這場品牌煥新更像是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
當行業還在探索商業模式時,平安好醫生已通過戰略定力完成資源積澱;當競爭者轉向精細化運營,其率先實現服務價值顯性化。這種"厚積薄發"的進化路徑,或許正是互聯網醫療下半場的生存法則。
當雲南山村老人通過AI管家管理高血壓,當上海白領深夜連線家醫解決兒童急症——技術正重構醫療資源分配邏輯。品牌煥新發佈會上啟動的“平安芯醫千醫計劃”,將匯聚更多學科帶頭人共建AI診療標準。
真正的醫療革命不在技術本身,而在可及性的突破。隨着國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這家擁有4億用户的醫療科技企業,正通過AI將院士級醫療服務送入尋常百姓家。當技術紅利穿透地域與階層的壁壘,互聯網醫療的估值座標系已然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