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年電影暑期檔正式開啓,市場對電影行業的期待值也被不斷推高。
作爲一年中時間最長,佔據全年約30%票房的重要檔期,暑期檔歷來是電影市場活力的風向標之一。同時,從近年來各大檔期的票房結構來看,優質內容的拉動力強勁,成爲激活市場的關鍵所在,而今年暑期檔優質影片供給豐富,目前已吸引超60部中外影片定檔,其中不乏備受矚目的重磅影片,有望帶動電影市場上行。
燈塔等行業平臺的數據也顯示,市場對重磅影片的反應高度敏銳。比如可以直觀看到,定檔不久的《醬園弄》第一部《醬園弄·懸案》迅速收穫熱烈的市場反響,多項營銷數據躍居暑假檔靠前位置,且保持強勁勢頭。
此外,還有兩方面的積極因素值得關注:
其一,暑期檔的“前哨戰”——端午檔的表現較爲亮眼,一定程度上爲今年暑期檔預熱,並進一步驗證了優質內容的需求韌性。數據顯示,今年端午檔電影票房、觀影人數較去年同期實現顯著增長,《碟中諜8》、《哆啦A夢》等影片表現突出。
其二,2024年暑期檔因缺乏爆款影片遇冷,票房基數較低,意味着今年暑假檔大盤有望實現更具彈性的增長,相關企業的業績復甦也更具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電影產業鏈的投資機遇值得深入挖掘。特別是,手握重磅影片的公司或將站在價值兌現的最前沿,從中充分受益。
歡喜傳媒作爲《醬園弄·懸案》背後的上市公司,自然成爲了值得留意的核心標的之一。
不僅如此,歡喜傳媒旗下另一部重磅影片《戲臺》也已定檔暑假檔。這使其有望通過豐富的內容吸引更多觀衆,共振取得更優的票房成績,爲其業績和價值提升注入積極預期。
下面不妨來具體梳理一下相關看點。
《醬園弄·懸案》:拿下多項“第一”,兼具好看與稀缺
《醬園弄》自官宣起便“未播先火”,《醬園弄·懸案》也在宣佈定檔6月21日後迅速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爆發力。
截至6月9日,《醬園弄·懸案》宣佈定檔消息的一週時間,在燈塔、貓眼平臺累計“想看人數”已突破70萬大關,較一衆同檔期影片相比遙遙領先。同時,《醬園弄·懸案》“想看人數”仍在較快增長,“新增想看”位居貓眼想看榜第一。
在各大社交平臺,《醬園弄·懸案》話題熱度連續處於暑假檔靠前位置,6月9日單日微博新增話題閱讀量突破1.56億,排名第二;抖音新增話題播放量和小紅書新增話題瀏覽量均排名第一。
首映日預售情況來看,《醬園弄·懸案》同樣連連霸榜第一,這些數據無不表明市場對其的高期待。
在這背後,結合前文可見,近年來觀衆消費習慣已顯著轉向只爲優質內容買單,並且今年暑期檔優質影片供給豐富,競爭相對激烈,《醬園弄·懸案》的突出重圍和領先並不容易,更顯其內容硬核實力。
亦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的觀點,當前的中國電影市場以質量取勝,而非數量,一部影片需要具備足夠的好看性和稀缺性,才能爭取到更多觀衆支持。
《醬園弄·懸案》脫穎而出的密鑰,正是恰如其分地呈現出這兩種特質。
從陣容來看,《醬園弄》由陳可辛執導,章子怡及雷佳音主演,以及王傳君、易烊千璽、梅婷、趙麗穎、劉潤萱、章宇、Anna Kirke、楊冪、康春雷、張羽霖、彭昱暢等多位演員出演(按角色出場順序排列),構成少見的名導與全明星超強陣容。
而且,不乏知名演員在《醬園弄》中顛覆性出演,帶來的反差感讓觀衆眼前一亮。
從題材來看,《醬園弄》改編自民國四大奇案之一,屬於懸疑犯罪片,並從女性視角揭示時代變遷,以時間爲界限,影評人反饋該片“將奇案融進時代大潮中,描繪了一幅精彩衆生相”,同樣非常獨特。
從製作角度來看,《醬園弄》也是一部“鉅製”:導演陳可辛花費8年時間精心打磨;製作團隊力求還原歷史,追求極致的服化道,爲其提供了強大的品質保障。
其中,第一部《醬園弄·懸案》亦將聚焦案件的偵破與審判,帶領觀衆走進這個懸案迷局。
即《醬園弄·懸案》集合名導+全明星陣容+獨特題材+極致製作,也是整個系列的敘事基礎。
同時,站在更開闊的商業視角下,《醬園弄·懸案》的看點還體現在其涉及到女性主義思考等社會議題,深度拓寬口碑傳播空間,爲其票房長尾效應埋下伏筆,也是章子怡迴歸大銀幕之作,這些均將支撐其衝擊較高的票房體量。參考市場人士的觀點,其或劍指30億到50億票房。
這也將爲其出品方歡喜傳媒帶來顯著的業績增長動力,推動歡喜傳媒完成“深蹲起跳”。參考今年春假檔哪吒“帶飛”光線傳媒,頭部影片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戲臺》:“必看係數”較高,承接輕鬆娛樂的剛性需求
《戲臺》來看,也具備不俗的票房潛力,同時定檔7月17日,有望“接棒”《醬園弄·懸案》,共同支撐歡喜傳媒在暑期檔的市場熱度與票房勢能。
在這背後,這部影片同樣具備強大的創作與演出陣容,過硬的內容實力。
《戲臺》由陳佩斯編劇、執導並領銜主演,黃渤、姜武、尹正等共同演繹,集喜劇教父與多位實力派演員。在題材上,這部影片爲民國荒誕喜劇,以軍閥混戰爲背景,講述五慶班在北平演出期間引發的荒誕鬧劇,在密集笑點中暗藏對時代與人性的深刻洞察。
這也是陳佩斯重返大熒幕之作。在中國喜劇界,陳佩斯堪稱家喻戶曉的老藝術家,其重返大熒幕之作本身具備“實力+情懷”的雙重加持,有望引起較多觀衆關注。
疊加黃渤等實力派加入,或將誕生出新鮮的喜劇火花,進一步提升了《戲臺》的“必看係數”。
同時,《戲臺》改編自同名話劇,此前該話劇在全國範圍內巡演超百場,豆瓣評分穩穩維持在 9 分以上,擁有過硬的口碑基礎。
《戲臺》作爲一部荒誕喜劇,也能夠承接觀衆對輕鬆娛樂的剛性需求,有望分享到更多市場份額。
回顧過往,喜劇類型在暑期檔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2023年的《超能一家人》、2024年的《抓娃娃》,均在同年暑假檔中收穫領先的票房。《戲臺》上映節點亦在於學生羣體全面放假、家庭觀影需求激增的7月中下旬,高度契合這類閤家歡消費場景。
目前,距離戲臺上映還有1個多月,其市場熱度在逐步顯現,在燈塔、貓眼平臺累計“想看人數”超過4萬,與同檔期影片相比排在中上遊位置。
此外,考慮到《醬園弄·懸案》和《戲臺》題材、檔期的差異,《戲臺》亦將有效拓展歡喜傳媒在暑期檔的觀衆圈層與時間覆蓋,帶來更多增長空間。
尾聲
總的來說,在今年暑期檔,市場或將看到屬於歡喜傳媒的“歡喜時刻”。
無論《醬園弄·懸案》,還是《戲臺》,都具備較高的內容品質和市場潛力。
若歡喜傳媒能夠成功兌現其中的價值,收穫的也不僅是短期票房回報和業績,還將藉此向資本市場證明:歡喜傳媒具備持續打造“爆款”,構建覆蓋多題材、檔期的“內容矩陣”的能力,在優質內容驅動電影市場的邏輯中獲得新的價值錨點。進而使歡喜傳媒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更開闊的視角下,今年暑假檔的佈局背後還折射出歡喜傳媒在內容佈局上的“精準與野心”,預示着“歡喜時刻”或許纔剛剛開始。
從內容儲備來看,今年歡喜傳媒宣佈了將與張藝謀聯手打造《滿江紅2》,有望以原班人馬+故事創意推陳出新+前作《滿江紅》IP影響力再創佳績,目標衝擊超過60億的非動畫電影票房新高峯。據悉其將於2026年與觀衆見面。
同時,歡喜傳媒還投資了陳可辛執導,胡歌、劉潤萱、Vincent Cassel及郝蕾主演的《獨自·上場》;由程耳執導,王一博及王傳君主演的電影《人魚》;由李永一執導,喬杉、王硯輝及楊子姍主演的《如意飯店》;由陳大明執導,張涵予主演的《以父親之名》等。
這些影片延續了歡喜傳媒強大主創與演出陣容的優質內容佈局策略,而且題材多元,有望進一步滿足觀衆的個性化需求,構築其較深的內容護城河。
這也爲歡喜傳媒在後續檔期的表現留下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