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數繼續調整,中期機會的核電板塊逆市大升
1、大盤指數走勢,成交量強度表現及資金流向
今日A股三大指數延續調整,滬指微跌0.05%報3346點,深成指跌0.41%,創業板指領跌0.8%,北證50逆勢升1.94%。兩市成交1.03萬億元,較昨日縮量近1500億元,顯示市場情緒趨於謹慎。儘管指數調整,但個股升多跌少,超3700股上升,中小盤股表現優於權重。創業板受寧德時代跌超4%拖累明顯,比亞迪大跌近6%,資金從新能源賽道流出跡象顯著。
主力淨流入行業板塊前五:軍工,國產軟件,半導體,遊戲,手遊;主力淨流入概念板塊前五:人工智能,華為產業鏈,智能製造,核電,數字經濟。
2、題材行業及代表個股強度表現
·核電&可控核聚變爆發:我們前面一直強調的可控核聚變今天集體大爆發,本身工程進展和技術推進不斷,同時受特朗普簽署核電擴張行政命令催化,板塊掀升停潮,中核科技、融發核電等近20股升停,北交所瑞奇智造20cm升停,尚緯股份3連板,融發核電、哈焊華通、雪人股份2連板,顯示政策驅動下資金對能源安全主題的追捧。
·IP經濟&遊戲活躍:遊族網絡、京華激光等封板,反映AI+文化消費的持續熱度。
·無人駕駛/無人物流異動:湘郵科技、科捷智能升停,除了上週開始的無人物流概念火熱,或與618電商旺季預期相關。
·醫藥&新能源承壓:創新藥(海辰藥業跌近10%)、汽車整車(比亞迪大跌5.93%)及鋰電板塊領跌(寧德時代大跌4.15%),機構調倉換股跡象明顯。
3、市場消息催化和後市展望
市場消息催化:
·美國核電政策刺激:特朗普計劃2050年前核電產能翻四倍,直接催化A股核電板塊;
·產業升級預期:可控核聚變技術突破(如BEST項目)強化中長期想象空間;
·產業內卷擔憂:比亞迪上週五開啟智駕車型618降價大促加劇行業內卷擔憂;
·流動性環境:成交縮量反映資金觀望情緒,等待國內政策進一步發力。
後市展望及市場策略:
• 核電/核聚變短期面臨分化:短期政策驅動邏輯堅實,但需警惕今天加速升停潮後開始分化,關注中核科技等龍頭換手機會;
• IP經濟/AI應用關注催化:新消費部分資金有往IP經濟切換跡象,IP經濟疊加AI應用的遊戲傳媒有異動,但需精選業績兑現標的(如遊族網絡);
• 算力探底機會:AI算力回調快3個月了,今天有所異動,英偉達傳言6月特供中國地區新芯片,6月AI看新催化(火山引擎FORCE原動力大會和小米AI眼鏡等);
•軍工稀土企穩:指數連續調整情況下,可以關注佈局軍工(軍貿)和稀土(管制升價)的防禦性機會;
• 醫藥板塊企穩:創新藥調整或為估值消化,待企穩後可關注錯殺機會;
• 風險提示:端午節前資金可能謹慎,關注美債利率波動、6月流動性窗口。市場短期或維持震盪,需緊盯總成交能否重回1.3萬億以上。
二、核電爆炸後,可以重點關注哪些方向機會?
繼4月中旬首推核聚變後,我們上週一又連續重點強call了中線機會關注核電和無人駕駛兩個方向(推薦的合鍛智能、中核科技和錦江在線都升停),其中看好核電/可控核聚變的理由也很簡潔明瞭,美國算力中國電力,作為中美科技產業競爭對抗的三大制高點之一,終極能源可控核聚變已在加速發展:
1.技術突破加速商業化,工程招標推進(2025-2035關鍵節點)
• 中美技術競賽:2027年目標實現Q值(輸出/輸入比)>5,2035年商業發電。
• 中國:2025年招標大年(星火一號、BEST堆、環流三號等,總投資超340億)。
• 美國:微軟/OpenAI押注(CFS、Helion),2028年對賭供電協議。
• 高温超導突破:磁場強度翻倍→勞森判據優化→Q值可達10+,商業化進程提速。
2.萬億級市場空間(2035年全球超2萬億投資)
• 產業規劃:全球2035年前建成22台商業堆,中國CFETR(800億)領跑,能源國企(中核、浙能等)加速入場。
• 對標新能源產業:萬億市值公司將誕生,鋰電資本(如聯創光電大股東)已提前佈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核電/可控核聚變屬於走加速偏高潮了,前期前排的王子新材和走趨勢的中洲特材尾盤都紛紛跳水了,預計明後天開始會分化調整,所以如何挖掘接下來其他題材方向的板塊機會更加重要了,今天我們也提前在圈子提示了,稀土軍工和AI算力等方向的提前佈局機會。
那麼可控核聚變、軍工行業和無人駕駛有怎樣的中期邏輯和細分機會?
海光信息合併中科曙光帶來怎樣的併購重組挖掘思路和市場機會?
當下機器人和AI算力分別有哪些新的資金進攻方向,哪些標的的彈性會更大?
AI算力和Agent應用6月迴歸還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才能迴歸?
更詳細及時的市場機會,請掃碼添加小助理企微,回覆“領取題材體驗福利”
另外可免費獲得機器人產業鏈、AI Agent智能體概念股、半導體產業鏈、自動駕駛、DeepSeek-R2概念股等資料,並且可獲贈7天《題材王中王朋友圈》訓練營體驗權益(每人限領一次,先到先得)
注意:文中所提個股和題材板塊不構成任何推薦,僅為覆盤和學習交流所用,投資決策需建立在自我獨立理性思考和專業研判之上,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