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存100萬,利息能買一輛車;現在存三年,利息只夠加三年油。
有儲户稱,三年前她的存款利率還有3.5%,現在則降至1.3%,百萬存款三年利息從10.5萬元縮水至3.9萬元。
見證歷史!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
1
一年期的定存利率降至0.95%
5月20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銀行集體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其中一年期的定存利率降至0.95%。
當存款收益縮水,年輕人的理財選擇開始出現分化。
一部分人繼續求穩,選擇大額存單、國債等保本型理財方式。
理財規模突破31萬億元,“存款搬家”效應顯現。截至5月20日,理財總規模達到約31.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約1.6萬億元。
短期限產品成為規模增長的主力,顯示出“存款替代”效應正在加速。這一趨勢反映了投資者在低利率環境下尋求更高收益的需求,同時也對銀行的存款業務構成挑戰。
另一部分年輕人選擇進入股市。據上交所披露,2024年券商全年的A股新開户累計近2500萬户;2025年一季度A股新開户數達747萬户,同比增長31.7%;2025年4月個人投資者A股新開户數為191.58萬户。
85後和90後是開户主力,00後的參與度也在快速上升。
銀行股近幾年持續上升,在存款利率持續下降背景下,“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的討論再升温。
今年以來,險資等大機構紛紛加倉銀行股,給銀行板塊帶來增量資金,推動銀行股上升。
銀行已經連升三年,截至5月23日,銀行板塊近12個月股息率6.44%,依舊遠超存款及國債收益。
對於銀行板塊,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內高股息策略推動銀行股上升,而中長期來看,息差水平和資產質量是銀行板塊能否上升的關鍵。
從股息率看,申萬一級行業中,當下僅有國防軍工、電子和計算機這三個板塊近12個月股息低於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瑞銀證券中國策略分析師孟磊在年初稱,近年來,A股市場慢慢地從融資導向轉向以投資者為本的投資市場,未來A股市場或將成為新的居民財富的“蓄水池”。
2
摩根士丹利上調中國GDP增速和股市目標點位
近日,國際大型外資機構摩根士丹利發佈中國經濟和股市展望,上調中國GDP增速預期至4.5%,同時上調中國股市指數的點位目標。
摩根士丹利知名分析師邢自強在最新報吿中表示,上調今年中國GDP預期,但地產、消費等內需挑戰仍在,新增政策支持或許温和剋制。
該報吿指出,預計今年二三季度決策層將利用好現有政策空間以及準財政工具來提振經濟,後續或將額外出台0.5萬億—1萬億人民幣的財政刺激支持城市更新等基建投資,同時央行或將進一步降息15~20個基點以及降準50個基點。
基於大摩全球外匯團隊的弱美元預期,預計今年年底前人民幣將對美元小幅升值至7.15,但對一籃子貨幣將温和貶值。
此外,摩根士丹利股票策略師王瀅在最新報吿中上調了中國股指的目標點位。
對2026年6月的基準指數目標分別為:MSCI中國指數78點(上升5%)、恒生指數24500點(上升5%)、恒生中國企業指數8900點(上升5%)、滬深300指數4000點(上升3%)。
該行提到,基於結構性改善(如ROE觸底回升、關税談判部分緩和及盈利趨穩),上調中國相關股指點位,但宏觀壓力仍在,建議精選公司和板塊。
摩根士丹利更加看好離岸中國股票,在人民幣走強預期增強、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港股、A/H雙重上市利好港股流動性的背景下,短期策略認為應超配港股及ADR。
具體方向上,摩根士丹利建議超配兩大方向:首先是科技與互聯網龍頭,全球化競爭的AI、智能製造業領軍企業;其次是高股息策略,配置分紅穩定的資產以對沖波動,同時建議低配能源、房地產等週期板塊。
3
美債大跌,元兇找到了?
上週美債大跌引發恐慌,市場推測或與日本國債有關。
近期日本國債市場罕見大震動,新發20年期日債拍賣結果慘淡,投標倍數僅2.5倍,為2012年以來最低。
隨後恐慌情緒一度蔓延。30年期和40年期日債收益率相繼刷新歷史高點,一度分別升至3.19%和3.7%。
高盛認為,日本長期國債收益率飆升的核心原因在於供需嚴重失衡,並且這種趨勢並非短期現象。
首先壽險公司對日債需求驟減,其次市場擔憂日本政府財政導致日債評級下調,最後就是資產密集型再保險交易使得日債被拋售。
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的另一原因在於,日本央行正退出對債市的支持,並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上的國債。
高盛強調,雖然目前日本國債的拋售還沒有傳至日本股市和外匯市場,但日本長期國債開始對全球長期收益率施加更大的壓力。
不僅是日美,近期多數發達經濟體的長期國債收益率,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行。意味着近期美國國債飆升,很可能大部分是日本長期國債市場動盪的結果。
過去幾十年日本處於低利率時代,大量資金以極低成本借入日元,買入高收益的美債、美股。如果日債收益率顯著上行,市場擔心資金流動將對美債美股造成衝擊。
作為美國國債第一持有人的日本,該國本土資產的收益率對美債市場影響舉足輕重。
華爾街知名策略師Albert Edwards警吿稱,美股和美債目前都很脆弱,受到來自日本資金流的推動(美元也是如此),一旦日本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吸引日本投資者將資金撤回國內,那麼套利交易的平倉可能會對美國金融資產產生劇烈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