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迎來時代大考。關税壁壘重構疊加地緣政治波動,一系列懸而未決的政策,進一步增加了行業的不確定性。
當不確定性成為新常態,成立34年的邁瑞醫療卻交出了穿越週期的答卷:
自2018年上市以來,公司實現營收與歸母淨利潤連續七年雙增長,2024年的營收為2019年的2.2倍,歸母淨利潤為2019年的2.5倍。
業績的翻倍增長,無異於用5年時光“再造了一個邁瑞”,這在國內外宏觀環境劇烈變化的挑戰下尤其難得。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2024年研發支出佔比10.91%)的同時,公司持續踐行高比例分紅承諾,最新年度現金分紅金額蟬聯行業榜首。當眾多企業選擇儲糧過冬時,這種"既造血又輸血"的雙軌能力,恰恰折射出企業對未來發展空間的預判。
在產業變革與市場波動雙重壓力下,支撐邁瑞醫療從容前行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
01
連續七年高比例分紅
年派現規模突破76億元
從最新披露的分紅方案可以看出,邁瑞底氣十足。
根據2024年度分紅預案顯示,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5.6元(含税),延續其上市以來穩定的現金分紅傳統。數據顯示,公司分紅金額已實現七年連增,從2018年的12.16億元持續攀升至2024年的76.02億元(含税),分紅比例由32.69%提升至65.15%,意味着超六成淨利潤用於回饋投資者。
此外,根據公司披露的2025中期分紅預案,2025年擬實施首次中期分紅,每10股派現14.10元(含税),單次派現規模達17.10億元(含税)。
值得關注的是,邁瑞醫療在最新股東回報規劃中明確:將持續通過高比例分紅與股東共享經營成果,2025-2027年度在滿足條件時,每年現金分紅比例不低於當年可分配利潤的65%,且每年至少實施一次分紅,為投資者提供確定性預期。
統計顯示,自上市以來公司累計分紅金額(含20億元股份回購)已達341.11億元,相當於IPO募資總額的近6倍。據Wind數據,公司最新年度現金分紅規模位列醫療健康行業首位。
機構分析指出,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持續穩定的高股息資產配置價值凸顯。廣發證券研報認為,高股息資產標的既能提供分紅收益安全墊,亦存在估值修復空間。華夏基金資產配置報吿同樣提示,當前市場環境下,高股息資產仍是組合防禦性的重要配置方向。
02
營收與歸母淨利潤雙增長
高質量發展彰顯韌性
邁瑞能夠持續穩定分紅,底層邏輯還是邁瑞醫療這份能打的成績單,尤其是將時間拉長來看,公司能夠穿越行業週期波動,一如既往的“穩”。
在收入端上,邁瑞醫療在外部環境挑戰的背景下,營業收入表現穩健。2024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7.26億元,同比增長5.14%,過往十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8.43%。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37億元。
在支出端上,邁瑞醫療創新迭代,研發投入持續加大。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40.08億元,同比增長6.07%,佔營業收入比重10.91%。2025年一季度研發投入8.47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0.28%。
在盈利端上,邁瑞醫療持續保持經營業績高質量發展。2024年,公司歸母淨利潤116.7億元,同比增長0.7%,剔除財務費用影響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4%,過往十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2.77%。2025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26.3億元。
分業務板塊來看,體外診斷領域正迎來關鍵發展期。國內市場中,進口品牌主導格局逐步鬆動,國產替代空間廣闊;海外市場則顯現持續突破態勢,國際體外診斷業務連續三年保持超30%的複合增長率。
2024年體外診斷營收達137.65億元,同比增長10.82%,首次超越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技術突破推動市場地位顯著提升:化學發光業務躋身國內前三,生化業務市佔率突破15%並持續攀升。作為國產化率最低的領域,隨着化學發光智能流水線等創新產品的全球競爭力逐步顯現,體外診斷業務的長期成長空間正在打開。
在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領域,公司的技術水平已經躍居全球前列,其高端醫院滲透率有望與海外市佔率同步提升,展現出高質量增長韌性。
2024年該業務實現營收135.57億元,其中微創外科業務延續30%以上高增速,海外市場依託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產品競爭力,首次實現雙位數增長。儘管當前海外市佔率仍具提升空間,但核心產品已進入全球多家頂級醫療集團採購體系,為後續市場拓展奠定基礎。從市佔率上來看,生命信息與支持產品在海外市佔率仍處於較低水平,未來有望長期保持平穩且快速增長的態勢。
在醫學影像領域,公司的高端突破達到了新的高度,持續向超高端產品發力。
2024年公司在醫學影像業務上取得74.98億元收入,其中國際業務同比增長15%,超高端超聲Resona A20上市首年即創收超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國內超聲業務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下實現了持平,市場佔有率首次超過30%,進一步鞏固了市佔率第一的行業地位。同時,高端及超高端型號佔國內超聲收入的比重達到了六成。2024年底,公司首款也是國產首款婦產超高端超聲Nuewa A20的推出,標誌着公司開始改寫超高端領域進口壟斷格局。隨着在研心臟超高端機型即將面世,醫學影像業務的國產替代進程正進入深水區。
03
高端客户羣突破加速
發展中國家成新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憑藉在全球優質的產品、服務以及快速的交付能力,2024年邁瑞醫療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獲得大量訂單,在諸多當地頂尖醫療機構中實現高端客户羣突破。
其中,在國內市場,公司已經實現從中低端到高端、從科室到全院的整體化、集成化、數智化解決方案全覆蓋,包括近11萬醫療機構以及99%以上三甲醫院,並在多條業務線上市場份額位列TOP1,如:生命信息與支持領域的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麻醉機、輸注泵、燈牀塔等大部分子產品,體外診斷領域的血球、生化業務,醫學影像領域的超聲業務等,國產加速擴容效應顯現。
在海外市場,公司長期進行市場耕耘和品牌建設,監護儀、麻醉機、呼吸機、除顫儀、血球、超聲2024年全球市佔率已實現市場前三的地位,2024年公司國際高端戰略客户貢獻收入佔國際整體收入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14%,在高端突破客户羣體的廣度和深度上均有靚麗表現。
廣度上來看,繼2020至2023年分別實現超700家、超700家、超680家以及近950家全新高端客户羣突破後,2024年公司再填補近520家海外全新高端客户羣空白。伴隨着新增高端客户羣體不斷提升,未來有望持續為公司帶來新業務訂單。
深度上來看,2024年公司在原有高端客户羣體基礎上,多產品業務條線發力,滲透率不斷提升,海外市場上超過460家高端客户羣實現橫向突破,其中多個新興市場實現大規模突破,正在成為業績增長新引擎。
04
接下來,看哪裏?
實際上,作為中國本土醫療器械公司,想要打開全球市場並非易事,更何況想要敲開當地頂級醫療機構的大門,拿到入場券,甚至與全球醫療器械巨頭一決高下更是難上加難。而面對灰犀牛之下,邁瑞後續的發展又該如何看?
一方面,可以期待國內採購復甦帶來的業績增量。
2024年,國內業務承壓主要源於三重因素疊加:1)地方財政支付能力階段性收緊;2)醫療專項債發行規模收縮;3)醫療設備更新改造項目對常規招標形成短期擠出效應。值得關注的是,隨着2025年政策窗口期的開啟,行業有望迎來結構性拐點。
根據企業預警通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地方專項債、尤其是用於支持醫院新改擴建和設備採購的醫療專項債,其發行規模實現同比較快增長。國家也明確提出了要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
根據眾成醫械的數據,不同品類醫療設備的月度招標情況自2024年12月以來均在持續復甦,雖然從招標到收入確認需要一定時間,但這對於2025年公司國內業務的復甦有重要意義。同時,醫療行業整頓已經基本步入常態化階段,更加合規、透明的採購環境也能幫助公司進一步提升招標的贏單率。
當前時點來看,醫療反腐形成的短期擾動已基本完成出清,規範化採購環境的形成反而強化了頭部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政策端(專項債放量)、需求端(設備更新週期啟動)、支付端(財政健康度改善)三重利好共振下,2025年國內醫療設備採購市場的結構性復甦,國產替代加速,將為具備完整產品矩陣和本地化服務能力的廠商打開確定性增長通道。
另一方面,國際業務上,發展中國家市場也將成為公司新增長引擎。
在國際化戰略佈局中,新興市場正崛起為戰略級增長極。作為產品覆蓋19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醫療設備供應商,邁瑞已構建起橫跨五大洲的運營網絡——深圳總部輻射全球,40個國家設立63家境外子公司,配合國內36家子公司及30餘個分支機構,形成研發-生產-服務的全鏈條全球化能力。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當前發展中國家醫療設備可及市場規模約1300億元,而公司2024年在該區域實現收入109億元,市佔率剛突破8%關口。
相較於成熟市場,這片藍海展現出的戰略縱深極具想象空間——若市佔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對應增量空間即超13億元。隨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療基建投入持續加碼,新興市場對高性價比醫療設備的需求釋放,將成為撬動全球份額的關鍵支點。
05
結語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當時代大考來臨,如何穿越週期?邁瑞醫療給出了這樣的答卷。
從一窮二白到能夠在全球醫療器械PK中獲得一席之地,這一路的發展是眾多醫療器械廠商的縮影。
從公司發展的路徑來看,自主創新驅動下,一路升級至高端乃至超高端的技術儲備,使得公司擁有行業內最豐富的產品線與解決方案,在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的同時,不僅敲開了發達地區高端醫院的大門,也在惠及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居民,市場空間廣闊。
對比起全球醫療器械TOP1全年營收高達300億美元的企業,就知道邁瑞醫療367億人民幣的營收成績單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路還很長。(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