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50後博士帶隊的體外診斷公司衝擊上市!

本週五,北交所將迎來一家醫療器械公司上會。

格隆匯獲悉,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定於2024年12月27日上午9時召開2024年第26次審議會議。將審議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娜生物”)的首發事項,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20日,丹娜生物曾向上交所遞交了IPO申請,計劃在科創板上市。不過此後一直沒有進展。

直到2023年12月,丹娜生物改道北交所。在此次上會之前,監管部門對公司進行了兩輪問詢,主要是圍繞技術先進性及市場地位、終端客户需求及新客户、新市場開拓情況等問題展開。

丹娜生物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天津市,於2023年10月16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並同步進入創新層。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ZHOUZEQI(周澤奇),他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合計控制公司39.45%的股份。

周澤奇於1952年9月出生,美國國籍,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永久居留權,博士,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業,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講師;1993年至2008年間,曾在美國的多家公司從事研發工作;2008年之後在天津的多家企業任職;2014年7月至今,任丹娜生物(及其前身丹娜有限)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此外他還兼任多個社會職務以及南開大學教授、天津科技大學博士/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丹娜生物主要從事侵襲性真菌病血清學早期診斷及其它病原微生物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酶聯免疫法系列試劑、酶動力學系列試劑和免疫層析法系列試劑,2024年1-6月,三類主要產品合計佔公司總體收入比例為87.67%。

招股書稱,近年來侵襲性真菌病發病率逐年攀升,易感人羣持續增加,相關檢測技術不斷髮展,帶來相關檢測市場的持續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吿,2018-2030年,中國侵襲性真菌病診斷試劑市場規模從2.4億元增長至30.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5%。

在我國侵襲性真菌病血清學診斷市場中,10餘家國內外企業擁有侵襲性真菌病診斷試劑相關產品註冊證,其中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主要有丹娜生物、天津一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包括北京金山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喜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北海市興龍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和美國伯樂、美國IMMY等,市場集中度較高。

不過,丹娜生物的產品應用領域較為集中,抗風險能力有待提高,且與美國伯樂、美國IMMY等主要國際競爭對手相比,暫未獲得美國FDA產品認證,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有待提高。

財務數據方面,和眾多從事體外診斷的企業一樣,丹娜生物報吿期內業績受疫情影響較大。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簡稱“報吿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34億元、2.95億元、2.37億元和1.1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033.63萬元、4461.99萬元、7759.55萬元和3856.73萬元,淨利率分別為30.06%、15.12%、32.78%和32.76%。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9.78%,境外收入佔比下降至2.38%,主要系應急業務收入較2022年大幅下降97.51%所致;但是同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3.90%,主要系常規業務收入增加,進而貢獻的毛利增長所致。

具體而言,報吿期內,公司應急業務產品收入分別為8117.85萬元、1.35億元、336.99萬元和8.65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69%、45.78%、1.42%和0.07%,2023年、2024年1-6月佔比已經下降至較低水平。

2024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為1.76億元,淨利潤為6110.88萬元。丹娜生物預測2024年度營業收入為2.38億元至2.47億元,同比變動0.54%至4.35%;淨利潤分別為8000萬元至8500萬元,同比變動3.10%至9.54%。

公司主要財務數據,來源招股書

報吿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2826.80萬元、3509.19萬元、3121.89萬元和1421.67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08%、11.89%、13.19%和12.07%,研發投入整體佔比較高。

此外,報吿期內,丹娜生物常規業務試劑平均單價分別為30.27元/人份、28.83元/人份、29.53元/人份和28.67元/人份。隨着國家進一步強化醫保控費的執行力度,醫療機構收費標準呈下降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傳導至生產廠家,公司常規業務產品價格存在下降的風險。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